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微資訊!抄底兇猛!港股ETF份額暴增 南下資金持續加碼港股


近期港股市場漲勢如虹!


(資料圖片)

受美國CPI數據改觀影響,11月11日,港股市場在隔夜美股帶動下,更是迎來暴力反彈。其中,港股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分別大漲逾7個和10個百分點。實際上,11月以來,港股便迎來持續反彈,其中,恒生科技從底部反彈幅度已逼近30%,尤其是前期深跌的科技互聯網類個股表現更為強勁,獲得市場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股大的歷史底部區域,各路資金紛紛行動,除了南下資金等持續涌入,港股相關跨境ETF自10月以來再度呈現明顯的“吸金”效應,不少港股ETF僅國慶后的份額增量便占據了下半年總增量的八九成,有的基金份額更是迭創歷史新高。

在基金經理看來,港股強勢反彈是港股目前低估值和極高性價比的結果。往后看,港股目前仍處于低估值區間,低估值仍是港股反彈的邏輯支撐。鑒于港股仍擁有三重底,反彈勢能或將繼續。

港股ETF份額激增迭創新高

多只反彈以來凈值漲幅可觀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整體呈現下跌態勢。10月17日,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盤中更是一度分別刷新2011年10月和2016年5月以來新低。隨后不久,恒生科技指數和恒生指數先后于10月25日和10月31日止跌回升,且本輪反彈漲幅可觀,目前最高漲幅分別逼近30%和20%。

值得一提的是,國慶節之后,主投港股的跨境ETF便出現明顯資金凈流入,基金份額激增。

比如,截至11月10日,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自10月以來份額增加117.39億份,至340.17億份,基金份額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下半年以來,該ETF基金份額合計增加141.65億份,這意味著10月以來便貢獻了下半年8成以上的份額增量。與上半年相比,該ETF下半年以來份額增速一度有所放緩,但國慶節后資金凈流入明顯加速。

華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自10月以來份額增加69.15億份,至198.77億份,并于11月4日創出203.72億份的歷史新高。今年下半年以來,該ETF基金份額合計增加87.37億份,10月以來也貢獻了近8成份額增量。

易方達恒生科技30ETF自10月以來份額增加37.35億份,至91.58億份,11月3日創出92.08億份的歷史新高。該ETF自下半年以來份額增加41.46億份,其中國慶后增量占比9成。

此外,廣發中概互聯網ETF自10月以來份額增加29.07億份,至77.38億份,再創歷史新高。下半年份額增加27.65億份,意味著在10月之前該ETF下半年以資金凈流出為主;博時恒生醫療下半年以來份額增加22.38億份,其中10月以來增加27.75億份;嘉實中概互聯網ETF下半年以來份額增加23.52億份,其中10月以來增加23.01億份;華夏恒生ETF下半年以來份額增加43.94億份,其中10月以來增加21.48億份;華夏恒生互聯網ETF下半年份額增加7.9億份,其中10月增加17.70億份。另有大成恒生科技ETF、易方達H股ETF自10月以來均增加10億份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港股市場反彈,投向港股的ETF近期凈值也出現快速回升。

據統計,截至11月10日,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華寶港股互聯網ETF自10月25日恒生科技指數重啟反彈以來,累計凈值漲幅均接近20%,如果算上11日的凈值漲幅,凈值漲幅料將逼近30%。此外,廣發中概互聯ETF、嘉實中概互聯網ETF、易方達恒生科技30ETF、華夏恒生醫藥ETF、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博時恒生醫療ETF、華安科技ETF等期間凈值漲幅均超15%,如果算上今日凈值漲幅,或有一批港股基金自本輪反彈以來凈值漲幅料將逼近25%。

南下資金持續加碼港股

除了低位加倉港股ETF,在前期港股下跌過程中,南向資金也在持續南下加碼,并因此短期獲益頗豐。

據統計顯示,截至11月11日的近30個交易日中,只有9月26日和11月9日兩個交易日南下資金為流出,其余均為凈流入,尤其是在11月前幾個交易日中,南下資金流入額度明顯放大,本月合計流入411.92億元。而對比同期,北上資金凈流入94.01億元。

個股方面,近1個月資金凈流入居前的港股通標的則包括騰訊控股、藥明生物、美團、快手、香港交易所、理想汽車、比亞迪、盈富基金、南方恒生科技、李寧等。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也是港股反彈的一大支撐因素。

港股仍擁有三重底

反彈勢能或將繼續

在基金經理看來,港股強勢反彈是港股目前低估值和極高性價比的結果。往后看,港股目前仍處于低估值區間,低估值仍是港股反彈的邏輯支撐。鑒于港股仍擁有三重底,反彈勢能或將繼續。

富國基金分析,綜合來看,三重因素疊加,催化了港股的強勢反彈。一是看外部,國際不確定性風險降低,海外加息對港股影響或已邊際緩和;二看內部,國內穩增長信心得到強化;三看港股本身,超跌帶來的底部夯實。綜合來看,港股在當前仍擁有“三重底”:一是估值底;二是政策底,平臺經濟監管政策風險轉變,由冷到暖;三是業績底:根據最新的三季度GDP數據,隨著疫情逐步穩定,中國經濟也正在逐步走出困境,疊加政策緩和,中長期業績預期值得期待。“三重底部”之下,反彈的勢能或將持續。

當前可以如何布局港股?行業面上,富國基金建議:首先,與經濟復蘇直接相關的板塊,如新能源車產業鏈等相關板塊值得期待。同時,疫情防控對于消費和出行的擾動有望降低,受益于后續節假日、世界杯的需求刺激,食品飲料等需求有望抬升,“精準防控”相關的醫療器械行業也有望實現增長。其次,在未來國內基本面向好的背景下,尤其是市場在擔心海外不確定風險的情況下,國產替代相關板塊,例如信創產業,有望迎來加速發展。而在投資標的選擇方面,由于港股目前還是一個由全球投資者定價的市場,其規則、生態、投資者結構都與A股不同,借道可投港股的基金是布局港股投資較好的方式。富國基金表示。

金鷹基金權益研究部基金經理殷磊認為,港股市場短期超跌,具備反彈條件,但中期級別的拐點仍需基本面因素配合。盈利預期是影響指數走勢強弱的中長期底層邏輯,當前估值已基本反映市場對經濟的過度悲觀預期,但經濟預期的反轉仍需社融、PMI等經濟數據驗證。

另外,流動性因素更多從短期決定市場表現,對估值區間的影響較大。四季度美國通脹可能出現顯著的回落,而市場預期開始轉向對貨幣過度緊縮導致經濟衰退的擔憂。11月加息之后,美聯儲后續加息節奏可能放緩,美元指數、美債息回落有望減緩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和資金外流的壓力。

“近期,港交所已經宣布明年將推廣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建議擴大港股現有上市制度,預計明年或開始允許特專科技公司來港上市,這些舉措可能刺激南向資金加速流入。”

殷磊建議關注方向包括:1)受外資影響較小的央國企;2)高景氣賽道包括信創、生物制藥、半導體、直播電商、光伏、風電等。

港股互聯網ETF基金經理豐晨成表示,從絕對估值來看,港股已經低于歷次金融危機的水平,決定港股互聯網板塊中長期走勢的是業績及基本面,而非短期資金面,接下來市場將更加關注未來政策的出臺,具體到12月中上旬的中央經濟會議,月底的政治局會議,以及明年春節后的兩會。我們認為,當前港股市場已跌至數年低點,HKC互聯網指數的估值分位點也處于歷史最低,疊加國內寬松貨幣政策下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如果內外部環境有所改善,港股市場未來反彈力度有望更大。另一方面,美聯儲在年底的政策如果可以退坡有望成為第一個壓力緩解的契機,能源價格的回調降低了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疊加俄烏沖突對全球地緣政治影響的趨緩,而后續更多正面催化劑的出現,如大規模穩增長政策加碼,可能推動外資機構低配情況緩解和市場風險的重新定價。基于上述判斷,盡管港股短期仍有可能被相關事件擾動影響資金面,但在國內經濟恢復和國際形勢緩時,港股互聯網行業有望迎來快速且持續的明顯反彈。

某中型基金公司港股基金經理表示,近期港股探底后強勢反彈,在中國股票市場中表現較為突出。在該基金經理看來,國內政策預期向上修正時,港股的關注度要超過 A 股市場。隨著政策預期的變化以及美聯儲近期釋放暫緩加息的信號,港股和 A 股同時出現顯著反彈。若以相對視角來看,經濟預期因政策變化出現上修時,港股回升的幅度可能明顯高于同期 A 股市場。這是由于港股市場中的外資占比相對A股而言更高,同時資金流動便捷,因此對于宏觀因子的反應更為敏感。同時,也代表著港股受流動性影響的風險敞口相比A股更大。

“近期港股市場漲勢如虹,特別是恒生科技從底部反彈接近20%,這是港股目前的低估值和極高性價比的結果。往后看,港股目前仍處于低估值區間,當前的估值已基本反映市場對于未來經濟的悲觀預期以及美聯儲后續的加息預期,短期內來自這兩方面的影響將邊際減弱,低估值仍是港股反彈的邏輯支撐,經濟好轉與流動性放寬的信號仍待確認。”上述港股基金經理表示,現階段首先推薦高安全邊際及高股息標的,后續若出現經濟景氣度好轉,或外圍流動性風險影響有所減小,建議關注港股對盈利修復及流動性預期好轉較為敏感的行業,例如資訊科技、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醫療設備與服務、能源等行業。

此外,建議關注二十大后政策確定性較強的大安全板塊主題投資機會。“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并強調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大安全有望成為核心戰略主線,信創、軍工等板塊個股的主題性投資機會值得關注。”上述港股基金經理表示。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標簽: 南下資金 港股市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