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趙禹晴導演“神仙顏值”《眷思量》 如何呈現真實與幻想交織的國風之美?

帥哥美女果然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共同財富,紙片人也不例外。像是近日因“神仙顏值”受到動畫觀眾廣泛討論的《眷思量》,就再次印證了角色形象究竟能夠釋放出多大的魅力。

《眷思量》是由企鵝影視、炎央文化聯合出品,趙禹晴導演、編劇的唯美古風浪漫3D動畫作品,講述了神秘島嶼上倔強少女的武俠綺夢和曲折的愛情故事。《眷思量》播出后,在豆瓣獲得了8.6的開分成績,位于“豆瓣熱門國產動畫書影音”之列。在豆瓣6月23日更新的“華語口碑劇集榜”中,《眷思量》也是唯一一部排名進入前五的動畫劇集。

在各大網絡社交平臺中,有人夸贊《眷思量》“建模絕了,所有角色都正好長在我的審美點上”,有人表示“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的新老婆/老公”,隨后貼出了角色截圖,還有人感慨“3D動畫的角色難得有東方古典美人的氣質”,也有人對“國產動畫的飛速進步”表示欣慰……

《眷思量》精美細致的建模、國風與幻想元素的融合,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實際上,作品能夠獲得這樣的成績,和國內動畫創作者對國風3D建模體系的探索密不可分。從另一方面來看,《眷思量》充分展示了中國3D動畫公司十幾年來不斷磨練、成長的成果,也見證了國產3D動畫邁入新的階段。

人物場景的諸多細節,是難點也是亮點

不同于2D動畫需要通過變形、夸張等手法進行藝術表達,3D動畫更傾向于通過人物外貌、表情、動作,以及光影、場景等各方細節,來體現故事的真實感,同時又能借潮流元素,滿足觀眾的二次元審美,從而呈現出一個天馬行空的幻想世界。

然而,3D動畫真實感與想象力兼具的特點,對動畫制作而言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具體到制作流程上,需要從前期概念設計,到人物、場景建模,動作設計、材質紋理貼圖渲染,以及攝像機和燈光設置,再經過合成剪輯,最終才呈現到觀眾面前。由此可見,3D動畫的制作流程是復雜且費時費力的。

目前就《眷思量》的畫面表現看來,經歷過艱難探索之后,國產3D動畫制作水平已經得到明顯提升,尤其在人物、場景等細節刻畫的精細度方面,優質的視覺呈現效果為作品美感打下了良好基礎。

據了解,《眷思量》主要角色的美術設計需要耗費超過三個月的時間,平均模型面數則超過50萬面,其美術設計與模型反饋工作量,已經遠超常規3D動畫。或許普通觀眾無法對這一數字產生具體概念,但觀眾們同樣可以通過畫面,清晰感受到建模的細致程度。

以男主角鏡玄為例,動畫開播后,許多觀眾總是愿意截圖并放大欣賞他的容貌,即使從動畫中截取了某一幀,但其神態、動作都在傳遞角色的情緒。比如戰斗受傷的“戰損”模樣,垂下的發絲、睫毛,還有受傷的疤痕、嘴唇上的紋路,甚至給出特寫鏡頭時的皮膚肌理都看得一清二楚。這是便是高達55萬面的模型面數呈現出的精致形象,經過反復調整、修正,最終保證了鏡玄在鏡頭前的“無死角”呈現。

當然,角色魅力的構筑,不只是“好看”這么簡單,畢竟對一部動漫作品來說,人物外貌、神態、動作都是為角色的個性塑造打下基礎,角色的年齡、性格、過往經歷,都需要在視覺層面進行有效傳達,才能給觀眾帶來真實感。

像是女主屠麗設定為“思量島上唯一的凡人”,觀眾們單憑外貌及其表現也能覺察一二。屠麗親切得仿若鄰家女孩,身著粗布麻衣,細密的針腳縫線與其他謫仙的服裝質感大相徑庭。毫不遮掩的雀斑讓屠麗帶有一絲活潑俏皮的屬性,利落的馬尾又為其增添了干練和英氣,凸顯她的率直利落的個性。她委屈時雙眉輕蹙咬嘴唇、寫信時撓頭思索的細微表情,則將少女的純真展現得淋漓盡致。

而高人氣女性角色奉眠,走的則是神秘路線。由于設定驚艷,奉眠被粉絲們奉為作品的“看板娘”。她身上華麗的飾品,以及衣服上的金絲刺繡、羽毛,還有輕紗質感外衣,都隨著她的一舉一動呈現自然擺動的效果。雖然目前該角色的劇情暫未鋪開,但奉眠作為誤入思量島的游仙,飄逸灑脫的出塵氣質,收獲了眾多動畫愛好者的喜愛。

難能可貴的是,不同于以往國產3D動畫致力于為人物套上相似的“美顏濾鏡”,《眷思量》目前登場人物中,無論戲份多少,都具備極高的辨識度,建模細致入微又不會讓人“臉盲”。九歲孩童的眼神靈動、表情豐富,古稀老者的身上的皺紋、斑點清晰可辨,還能從遲緩的行為間感受到時間在角色身上留下的印記。在角色外貌方面,不少設定信息也悄然展現給觀眾,例如勢力抗衡的兩大家族中,程家除溫和有禮的贅婿外,其余角色的服飾豪放又利落;而須家由女性主事,角色服飾以綾羅綢緞為主,盡顯精致貴氣、優雅端莊。

除角色設定外,場景設計到建模耗費了制作團隊大量心力。第一集中男主鏡玄進入的“藏典閣”哪怕只作為背景出現,但制作團隊僅是外形設計便推出了5版設計圖,導演選定方案后,美術設計稿達19張、模型材質修正稿達15張。此外,須家主宅、恒水居、程家住宅等場景的設計搭建,為烘托氛圍及刻畫居住者的性格起到了明顯的推動效果。

事實證明,正是通過技術與審美的結合,《眷思量》憑借精良制作將故事表達推向新的高度。不論是角色還是場景設計,以中國傳統美學為出發點,基于真實感、融入想象力的建模都讓觀眾們十分受用。人物的皮膚肌理、毛發飄動、動作形變等細節,仿佛角色真實存在,而場景、物品的質感呈現同樣細致考究,讓人沉浸其中。根據年輕動畫觀眾們在社交平臺的反饋看來,《眷思量》引發動畫愛好者的關注與討論,他們顯然充分感受到了作品呈現出的獨特美感。

國產3D動畫,已邁入“國風”當道的時代

若我們回顧一下國產3D動畫發展史,不難發現,在過去十幾年間,3D動畫經歷了十分艱難的歷程,許多公司通過為國外電影代工、為國內游戲做外包、為品牌制作宣傳廣告等渠道,逐步積累起3D動畫制作的經驗。

后來,得益于國內動漫產業、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3D動畫公司獲得了資金、技術、人才的全方位升級,才具備了打造中國自己的3D動畫的基礎。隨著《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3D動畫作品在大眾群體間收獲高口碑和熱度,國產3D動畫似乎摸索出了一條更為明晰的發展路線——向“國風”進發,用中式視覺元素講述中國故事的趨勢。這其實是動畫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適應本土市場需求的必然結果。

正如動畫產業更為成熟的日本、好萊塢市場,都已經證實了動畫制作,應當充分考慮當地觀眾的審美需求。因為日本觀眾對觀看3D動畫的興致并不高,所以在日本動畫領域,三渲二制作模式的出現,正是在提升效率和考慮觀眾口味之間找到的折中方法。而以3D動畫見長的好萊塢動畫市場,不管是老少皆宜的卡通風格,亦或是注重真實感的寫實風格,都在制作層面追求精密和細致,貼近當下市場喜好。

由此可見,日本、好萊塢的動畫制作模式以及動畫藝術風格,都是根據當地的市場大環境和觀眾需求應運而生。所以中國動畫產業發展的最終歸宿,也同樣應該打造貼合國人審美以及精神需求的作品。

過去不少國產3D動畫曾模仿美式風格,但由于好萊塢3D動畫的角色表情變化、動作幅度較為夸張,這樣的表現風格并不符合中國人偏向含蓄內斂的審美。只有根據觀眾審美及時代的變遷進行調整,內容逐漸偏向國內觀眾的喜好,才會讓更多人自發加入“國產動畫愛好者”的行列——“國風”便是國產3D動畫貼近中國年輕觀眾的“秘密武器”。

如今的中國年輕人,對“國風”文化持有天然好感,它沒有固定的特征或形態,但卻以年輕人喜愛并易于接受的形式,傳遞著中國的傳統文化。隨著越來越多優秀“國風”動畫出現,“國風”已經融入年輕人的現代生活,他們對這些作品抱有強烈的情感認同。

像是目前主打“國風”元素的《眷思量》,就是以中國傳統美學為出發點,通過人物、場景、物品的細節,去增加畫面的真實感與質感。

《眷思量》導演趙禹晴自小就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熱愛,并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她看來,作品既需要凝聚傳統文化風骨,又可以用現代視角重新解讀,而她一直以來的作品也都有對國風文化的探討、呈現。導演也想將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新思考,傾注在自己導演的第一部長篇動畫番劇《眷思量》里,通過動畫給予傳統文化新的活力。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性格分明的角色與中式風格的場景,一同構成了專屬于《眷思量》的“國風3D建模體系”。《眷思量》中蘊藏著濃厚的中國神話色彩,不僅通過“神仙被貶黜至思量島”這樣的世界觀設定呈現出來,也在盡顯“國風之美”的人物、場景之中。

例如 “靈凰”奉眠的設定本身就有具備“上古神話”的厚重感,另外在觀眾們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制作團隊同樣在中式元素方面下足了功夫,奉眠手背的紋身圖案,就以鳥篆體作為參考的變形符文。而男主鏡玄的發冠造型,同樣是歷史史實與現代審美相融合的呈現,還被動畫觀眾指出與1997年電視劇版《天龍八部》中段譽的造型相似。小男孩須靈瓏的發型,則參考了古時少年發型“總角”的特征,他的同伴頭上戴的虎頭帽,更是中國民間兒童服飾里的“經典款”。

而《眷思量》中的建筑,則讓人不自覺聯系到古代園林,以及寫意的山水畫卷。青山環繞、鄰水而建的須家主宅,具備江南水鄉的柔美風情;山頂煙霧繚繞的恒水居,則頗有國人想象中“世外桃源”、“隱世之居”的氛圍;議事堂花樹環繞,正中的露天水池莊重華貴,大堂中亮麗顯眼的織錦,則訴說著中國數千年來養蠶繅絲的歷史往事。

從中國文化汲取靈感,再融入符合當代審美的幻想元素的《眷思量》,貼近中國年輕觀眾觀眾對“3D國產動畫呈現國風元素”的期望,反過來看,“國風”亦成為《眷思量》在眾多國產3D動畫中獨樹一幟的最佳助力。將“國風”融入作品細節的做法,也無疑會加速中國動畫產業在“國風”路線上的探索進程。

當然,最終國風3D建模體系呈現出的精美畫面,仍要服務于故事。雖然目前播出3集的《眷思量》,尚未完全展開后續劇情,但少年少女面對困境的執著與努力,或許還能帶給觀眾關于成長的思考,引發文化與精神層面的共鳴。

標簽: 眷思量 神仙顏值 真實與幻想 國風之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