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動漫主角都坐后排靠窗的位置?“王的故鄉”往往多發于動畫作品中

動畫中的主角有很多種,但主角的位置卻不是很多。

在二次元的課室中,有那么一個獨特的座位,坐在上面的往往都是作者欽定的天選之子。所以每逢你在校園劇中看到這一幕時,就可以看到成片相同的彈幕蜂擁而至——

后排靠窗,天下無雙。

后排靠窗,王的故鄉。

《涼宮春日的憂郁》中的這一幕,是國內動畫觀眾早期接觸“后排靠窗”這一王座的渠道,所以日后也成了這個典故的經典場景之一。

至于為什么這個后排靠窗的位置可以成為王的故鄉,從《涼宮春日》系列中也可以看出部分原因。

其中第一點自然是合理性,畢竟動畫作品不是在線課程,不可能長時間給觀眾播放普通的上課畫面,所以出現在課堂上的場景必然伴隨著主要角色的描寫,更多時候還是主要角色之間的互動——簡單來說,就是開小差和課堂聊天。

這時候如果把主要角色的位置安排得過于顯眼,那明顯有違邏輯。不過在這個反派也能隨意掉線的世界里,老師掉線好像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王的故鄉往往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它一般只在后排,而不是真正的角落。這樣安排的原因你同樣可以在《涼宮春日》系列中找到答案,因為這個位置首先是屬于男主角的,而男主角的背后還要安放一名女主角。

除了男女主角出雙入對這個理由之外,這僅僅一個座位的偏差,也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

后排靠窗只意味著遠離人群,而真正的角落卻經常用來凸顯角色的孤獨,以及用于表現在集體中的被排斥感。這對于經常描繪階級分明的人際關系,以及引用校園霸凌題材的日系作品來說是十分常見的手法。

所以到了異世界轉生盛行的時代,那些在轉生前常常遭到排擠的主角,就會從后排靠窗直接退守到角落。

然后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王的故鄉”往往多發于動畫作品中,在漫畫作品里也偶有發現,唯獨在輕小說中較少提及。

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上文提到的合理性,由于從文字轉化為漫畫、動畫之后,受眾就有了視覺上的直觀感受,所思所想也不會限制于角色的心理活動與互動之中。另一方面,這種布局也十分利于漫畫與動畫創作,首先它在創作資源的消耗上就有很高的合理性。

最簡單的一點,從運鏡的角度來理解,無論是漫畫的場景還是動畫的分鏡,大多都需要從主要角色的正面進行“拍攝”,而后排靠窗這個位置,可以把整個班級與這場互動無關的路人徹底排除,既營造出了課堂上私下交流的氛圍,同時還省去了背景中可能存在的繁瑣部分。

但反過來說,當場景需要用到背景人群的表現力時,比如說課間的場景,那比起角落的故鄉,課室中央就會更具表現力。

這個例子同樣可以從《涼宮春日的憂郁》中找到。

不得不說,《涼宮春日》系列就是許多動畫觀眾對校園青春憧憬的開始,再加上女主角不斷在無意識中使用力量,把自己的座位安排到男主角身后,也就有了設定上欽定的“王的故鄉”,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它都可以說是將后排靠窗這一概念發揚光大的作品。

也正是出于觀眾憧憬校園青春的這份需求,后排靠窗這個位置又顯得更加獨特,且不提這個王的故鄉對于學生而言有著無與倫比的安全感,靠窗的座位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有著很高的需求,它本身就是一種稀有資源。

當這個靠窗的座位再加上后排時,兩種稀有資源就形成了一次疊加,這個位置距離講臺最遠,同時又距離外面的世界最近,而觀眾在動畫中尋求的校園青春,從來都不在講師手中的課本里,而是在窗戶外面的操場與社團大樓中。

不過這個窗口有時候還會用來奪路而逃就對了。

實際上,如果你在看動畫的時候仔細留意一下,就會發現王的故鄉的出現率其實并不算十分突出,只不過在梗文化廣為流傳之后,這個位置更容易引起觀眾的注意罷了。當然,這或許也跟大多數觀眾在學生時代體會過這個位置的安全感有關。

比如在著名的龍傲天輕改動畫《魔法高校的劣等生》中,司波達也就坐在了人群當中,這其實也跟氛圍塑造的需求有關。

比如說將這個“劣等生”置于人群當中,就可以塑造出主角只是班級當中一員的平凡感,然后再通過鏡頭聚焦凸顯出他的不凡。而當劇本需要營造出后宮氛圍時,只需要將四周的路人角色換成女性即可,課室中央的位置也更適合做出眾星捧月的構圖。

由此可見,在輕小說中或許不會特意描述的座位位置,到了改編動畫時就會根據場景的具體需求來調整。就算同樣是為了營造出孤獨感與排斥感,也并非一定會把主角的座位安排到靠窗角落。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中大老師的座位,就經常安排在靠窗的正反面,只需要將課間的人群從他身邊抽離,就可以營造出孤獨的氛圍。這時再從大老師的角度看向“現充群體”,窗外作為背景的明亮風景,就能與大老師身后的墻壁形成鮮明對比。

但比起以上種種構圖手法,如今的動畫公司或許更關注怎樣才能用十分有限的經費完成制作,光憑這一點,王的故鄉就依然會是他們的最愛。

標簽: 王的故鄉 動漫主角 后排靠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