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播報:這兩天,重新領會了一個成語的深意
大概小學三四年級吧,學過“驚弓之鳥”這個成語,說心里話,那會根本就不知道這成語到底什么意思。此刻一想,恐怕老師除了“照本宣科”之外,也講不出什么意思來。其實,上學時候很多內容都差不多這個樣子。
最近兩天,正經媒體,身邊,小區,所在城市,朋友圈……凡是有人之處,從人們的言談舉止、裝束、個人衛生諸多方面,都讓我重新領會這個成語。
(資料圖片)
原來,成語另有深意。
【驚弓之鳥】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恐見到一點動靜就特別害怕的人。(商務印書館1986年《現代漢語詞典》P594-595)
實際上,這么定義“驚弓之鳥”的人,實在小瞧甚至污蔑了這只“鳥”。“鳥”是“雁”,一只嚴重受傷且脫離了雁陣的“雁”。標簽一個人是“鳥人”,算得上是把一個人排除在“人”這個概念之外的厭惡、痛恨。標簽一個人是“領頭雁”,這是真正的領袖。你細品。
承載著“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故事,是趙國使者魏加講給楚國春申君聽的,是不是魏加自己編的咱不清楚。故事畢竟只是一個故事,所以小學三年級時候聽不懂也很正常。
我想說的是,此時此刻,商務印書館1986年《現代漢語詞典》中對“驚弓之鳥”的解釋簡直太精確太貼切了。
讓我試著把上述“解釋”中的“弓箭”一詞替換為“病毒”,然后再對照眼前現實,是不是就有了不同的感受?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是人。
這樣一想,那些瘋搶感冒藥,甚至瘋搶“黃桃罐頭”的舉動確實沒什么大驚小怪的。即便那些習慣了吃人血饅頭發國難財的“鳥”商人不進行坑蒙拐騙,還是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詭異的是,明明這些吃人血饅頭發國難財的“鳥”商人才符合“驚弓之鳥”的身份,可它們搖身一變竟然成了拉弓射箭的人。
特意找來了“驚弓之鳥”出處原文,以圖片形式發在這里,讓我們一起來重新學習和思考這個很久很久之前就應該深刻理解的成語吧。
2022年12月13日
標簽: 重新領會了一個成語的深意 現代漢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