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開幕 展期持續至明年3月

12月10日,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在深圳市羅湖區粵海城?金啤坊開幕。12月11日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以下簡稱“深雙”)將正式向公眾開放。展期將持續至2023年3月,預計在三個月展期內將有超過兩百場活動依次舉辦。

▲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

本屆深雙由建筑與城市規劃學者魯安東、青年建筑師王子耕和設計策展人陳伯康(Aric Chen)三人共同擔任本屆總策展人,將延續深雙“城市即展場,展覽是實踐”的原則,設置“何以共棲”“物靈之旅”“寰宇對話”“未來聚居”“共同行動”五大主板塊、由“萬籟之跡”“圖書策展”“寰宇制服”“循環共創”“流浪動物之家”“美術館聯動計劃”六個單元組成的特別板塊,“UABB品牌館”“香港館”“羅湖館”三個專題館,以及常設展“即地制造”,從認知、方法和行動三個維度重點關注當代城市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著眼于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城市應對策略,探索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道。


(相關資料圖)

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由深圳一方從2005年開始創辦,2007 年地緣緊鄰的香港受邀加入,展覽演變為雙城互動、一展兩地的獨特類型——雙城雙年展。本屆雙城雙年展(香港)是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25 周年的活動之一,以“集籽種城”為主題,所有展品在深雙香港館以實體或者數碼的形式再次展出,實現雙城互動。

深雙主展場首次落地羅湖。羅湖館是介紹東道主羅湖區的主場,以“橋接:灣區樞紐,萬象羅湖”為主題,展示羅湖區的不斷發展與變化。在本屆雙年展展期結束后,羅湖館將作為半永久館繼續保留。

▲ 第九屆UABB 主展場

從金威啤酒廠到金啤坊,從敢為天下先到即地制造,深圳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制造時代;對其的改造不僅僅是空間的改造,更是公共觀念的轉變,人文基礎設施的升級。常設展“即地制造”是“即地制造實驗室”的啟動展,將從制造出特區的時代精神切入,探尋制造一個全新灣區時代的特質與動力。

本屆深雙聚焦呈現青年設計師與研究者的力量,增加了展覽各板塊的青年參展人比例,80后、90后在參展人總量的占比超過了60%。“深雙學堂”是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的公共教育平臺,旨在搭建專業界和公眾之間溝通的橋梁,打開“城市\建筑”的知識壁壘,讓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人們相聚一堂,通過豐富多彩的系列免費課程與公眾活動,讓人們更加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

本屆深雙將延續往屆的深雙學堂、公眾互動等特色活動,并結合時下青年流行文化元素,以期突破傳統的展期活動形式,并嘗試在深雙現場開啟“夜間模式”。同時,本屆展覽還將面向廣大市民群眾提供公益導覽,公眾可在展覽期間通過官方渠道提前預約,即可跟隨專業導覽人員深入解讀展覽內容。

本屆深雙主策展團隊具有年輕化、多元化和專業化等特點,通過對多領域的聚焦關注,共同為本屆深雙帶來全新的策展視野。魯安東是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曾擔任2019深雙學術委員會委員,帶來建筑在學術層面與實踐層面的結合性的探索,為本屆深雙提供了人地關系角度的全新思索。王子耕是鏡像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師、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副教授、建筑系副主任,作為深雙首位80后總策展人,他以生動的思辨與敘事方式,把屬于青年的先鋒視野及關注焦點融入本屆深雙的城市思考及實踐中。陳伯康是荷蘭新建筑協會(Het Nieuwe Instituut)的館長和藝術總監,擁有建筑、設計、材料、文學、策展等多重專業背景的他,以全球性思維為本屆深雙帶來前沿的新設計策展實踐。

▲從左至右:魯安東、王子耕、陳伯康(Aric Chen)

本屆深雙邀請到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瑞士、荷蘭、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等15個國家的數百位國際參展人參與,所呈現的作品主題從宏觀的生命與環境的密切關系、多樣的生態認識論、跨領域的對話與實驗,到環保理念下城市與建筑實踐者持續的創新和行動;聚焦城市氣候、生態變化等全球性議題,同時也關注當下生活方式、流浪動物等日常相關的話題,共同探討未來城市新前景。同時,開幕周及展期將舉行一系列豐富的學術交流活動及大眾活動,深圳各區六個分展場也將呼應深雙主題延展至在地實踐。

實踐分展場是由深雙所延展的本地實踐案例展場,由各區政府參照主展架構與運作模式主辦,既呼應深雙主題,又具有交流價值,同時代表深圳特色。第九屆深雙分展場遍布前海合作區、南山區、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深汕特別合作區,是歷屆深雙分展場地域版圖最為遼闊的一屆。

深圳晚報記者 鄭淑儀 受訪單位供圖

標簽: 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開幕 展期持續至明年3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