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稀釋的產物 動畫里常見的“總作畫監督”是什么職位?
在1963年8月,基于《古事記》的天巖戶神話的傳說改編的日本長篇動畫電影《小王子與八頭龍》的制作中,就已經設立了作畫監督一職。
我們在動畫Staff表里看到的“監督”,和平時理解中的監督其實不太一樣,它實際上是導演的意思,也就是說所謂的作畫監督也可以理解為作畫導演。
日本動畫制作的發展,幾乎一直伴隨著新職位的誕生,除了新技術帶來的新需求之外,由宮崎駿和高田勛帶入動畫制作中的Layout工序就一直沿用至今,并產生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這張配圖沒太多意義,只是為了排版好看。
而更早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作畫監督一職,也在后來衍生出了更高一檔的“總作畫監督”,顧名思義就是負責統籌全局作畫的職位。但該職位的出現,無論在動畫制作者還是觀眾群體中,都沒有得到一致的認可,反而是遭到了不少的指責。
不得不說,日文中“監督”一詞雖然在Staff表中是導演的意思,但實際上這些職位的工作內容確實也和中文里的監督相去無幾。
除了極少數動畫里出現的“一人原畫”之外,絕大多數的動畫都會由幾名到十幾名甚至更多的原畫師參與到制作中。
不同的原畫師自然會有不同的作畫習慣,又或者說畫風。所以為了讓最終成品能符合原案的各種設定,就需要一名作畫監督來統籌所有的原畫師,檢查并修正那些偏離了設計原案的稿件。
但作畫監督本身也是原畫師,只不過一般是制作團隊中水平最高的原畫師罷了。那既然是原畫師,作畫監督自然也會有自己的風格和想法。
在著名歌曲“阿姨洗鐵路”《創聖のアクエリオン》的出處,也就是同名的TV動畫《創圣的大天使》中,第19集就整出了一個十分有名的故事。
憑借自己的個人風格和出色才華影響了一代日本動畫人,并誕生了人稱“宇都宮系”作畫流派的著名原畫師宇都宮理,就是《創圣的大天使》第19集的作畫監督。
這一集的背景是類似劇中劇的異世界,主題是“不同于日常的世界”,這也是制作組啟用宇都宮理這位有著強烈個人風格原畫師的原因。
但《創圣的大天使》第19集的個人風格實在是太強烈了,強烈到許多動畫觀眾都無法接受的程度。
畢竟在《創圣的大天使》開播的2005年,日本的ACG文化已經完成了復蘇,并逐漸走向如今的大繁華,在脫離“小眾”范疇的同時,自然也多了許多“一般觀眾”。
能透徹理解作畫,并欣賞作畫本質的觀眾始終是少數,而TV動畫這一娛樂載體想要發展壯大,就必須面向更多的“一般觀眾”。顯而易見,大多數人在TV動畫中追求的往往都是更加表面和更加直接的視覺享受。
這種“畫風清奇”的個人風格,自然也就成了當時許多日本動畫觀眾的炮轟對象。
《創圣的大天使EVOL》的Staff表
該事件發生后,從動畫制作組到宇都宮理本人都有進行過相關解釋,但最終也沒能徹底平息風波。
這起事件產生的影響可謂十分深遠,在足足7年之后的續作《創圣的大天使EVOL》中,文章開頭提到的總作畫監督一職就出現在Staff表中。
《創圣的大天使》第19集或許不是唯一的爆發點,甚至不是第一個爆發點,但從動畫觀眾對于畫風突變的不買賬,再到后來逐漸普及的總作畫監督一職,都在潛移默化卻不可阻擋地改變著日本動畫的制作。
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觀眾對于動畫畫風高度統一的需求,成為了日后一條約定俗成的規則。
《實教》的Staff表
在ACG文化的規模擴大之后,其中的各類作品自然也從更純粹的創作變成了更純粹的商品。畢竟既充滿藝術性,又能讓創作者隨心所欲地發揮,最后還要達成商業成功,這樣的作品恐怕只能用十年難得一遇來形容。
回顧日本動畫的發展歷史,從有限動畫理念的引入,到制作委員會制度的出現,以及再后來為了統一全局制作風格而出現的總作畫監督職位,實際上都在一步一步地限制著動畫產出的可能性。
如果說有限動畫和制作委員會制度,尚且還只是把原本不可能成立的企劃變成可能,把原本無法誕生的動畫帶到世上,那么總作畫監督的出現,幾乎就是純粹從制作的角度上限制了動畫的創作方向。
《關我史事》第二季足足有四名總作畫監督
當然,總作畫監督的出現,除了對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要求曖昧不清的“作畫品質”之外,跟動畫市場本身的擴張也有很大的關系,雖然這兩者之間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
鑒于日本本土的動畫人才育成速度,動畫市場規模擴展過快,必然導致動畫制作人才短缺,一些原本根本無法勝任制作的新人被提拔到了更高的職位上。以此為基礎,動畫業界就呈現出制作團隊規模膨脹,職位整體拔高一級的狀況。
于是你就可以看到,如今的一部動畫不單止有陣容龐大的原畫師團隊,甚至還會有不止一名的作畫監督出現。所以現在就有了一個簡單粗暴地分辨一部動畫制作周期是否充裕,制作是否精良的方法,那就是看Staff表中原畫師和作畫監督的數量,一般來說成品質量都會和這兩者的數量呈反比。
這一點從京都動畫中就有很好的體現,作為有自己成熟穩定制作團隊的老牌動畫公司,他們的原畫師列表往往都是很短的。
所以某種意義上說,總作畫監督其實還是職位升無可升的產物,因為新人成了原畫師,原畫師成了作畫監督,而為了保證作品的質量,還需要一位“原作畫監督”級別的人才來把關,總作畫監督自然而然就誕生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總作畫監督也是人才稀釋的產物,因為原本一部TV動畫有三四名乃至更多的作畫監督輪番把控每一集的質量。如今這些原本的作畫監督,卻只能被分散到三四個乃至更多的TV動畫企劃中出任總作畫監督,同時他們所面對的工期自然也更加緊張。
這也是《一拳超人》第一季那種超規格的動畫難以再現,使得第二季變成燙手山芋的根本原因,因為它就是一部云集了各方豪強后方才誕生的當代怪物。
只可惜像這樣的動畫,以后恐怕是越來越難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