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李子柒被寫入小學考卷 家長吐槽“出題老師淺薄”網紅成膚淺代名詞

火遍中外網絡的“網紅”李子柒。

引發爭論的試卷。

近日,話題#李子柒被寫入小學語文考卷#沖上微博熱搜。

事情緣起于浙江寧波海曙區一份小學六年級期末語文考卷。有家長在論壇上發帖稱,試卷的作文題給出了“網紅”李子柒的故事,旨在展示中國傳統田園文化,最后卻介紹了李子柒的粉絲數,這讓他無法接受,直指“出題老師知識淺薄”。

經核實,這道題并不是作文題而是閱讀理解題,提供了袁隆平、李子柒等三段材料,讓學生任選一個,為“心目中的風云人物”寫推薦表。

該題目引起了眾多網友關注。有人認為題目不適合小學生,有人認為這是很正常的題目,沒必要上綱上線。對此,你怎么看?

質疑者:

會不會帶偏孩子的價值觀?

這道題會不會帶偏孩子的價值觀?批評者認為李子柒和袁隆平無論是涉及領域還是影響深度,都沒有可比性。作為統一考試考網紅的題目,等于默認考生必須知道網紅,作為小學生試題,這不合適。而贊同者覺得時代不同了,對網紅不應有偏見。而且,現在是網絡社會,“不能活在二十年前的教育模式中”。

作為考試題目,為了公平起見,首先要確保考生對某一現象或人物的認知,大概處于同一個水平上。若干年前曾有高考語文全國卷作文題考“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當時就有媒體批評該試題對農村考生不公平,因為這些新事物大多出現在大中城市,農村孩子缺乏親身體驗和了解,這樣的考題無異于為農村考生設置了障礙,不利于發揮正常寫作水平。

這位家長提出質疑的理由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李子柒能否代表中國傳統田園生活?

第二,網紅該不該出現在影響力較大的試卷上?

第三,商業化濃厚的網紅經濟出現在試卷,會不會帶偏小孩子價值觀?

第四,試卷有必要貼出李子柒大量粉絲的圖片嗎?

第五,是不是出卷老師的粉絲行為?

第六,李子柒的傳統田園生活背后是否有團隊進行流量操作?用粉絲數字引導是不是錯誤?

出題人:

對孩子來說是正能量的鼓勵

對此,該卷出題者、浙江寧波海曙區教育局教研室楊柳老師接受媒體采訪并進行了回應。

楊柳表示,感謝家長對語文教育的關注,但發帖家長弄錯一個基本事實,這是閱讀題,不是作文題,試卷的作文是“寫給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

“三段并列的人物材料主要考察快速閱讀和理解概括信息的能力。”楊柳說,三個人物都是為理想不畏艱難,克服重重困難圓夢的典型,對孩子來說是正能量的鼓勵。

至于有網友提到,要小學生都認識這些網紅勉為其難,楊柳表示,現在的孩子接觸外界信息的渠道很多,就算不認識也不影響作答。

寧波海曙區的王悅微老師多年從事小學語文教育,在微博上有200多萬粉絲。她認為,學語文不僅是讓孩子在文學審美上提升,它應該服務于兒童的生活和成長,讓他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里具備快速提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成為和外界保持溝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語文是很大的學科,包羅萬象,和各科都有交集,應該以開放心態去面對時代。兒童生活在這個時代,必然要去了解周邊世界,新聞熱點、社會問題成為考題的一部分很正常,也很必要。

海曙區教育局局長朱子凡表示,近年中考、高考越來越關注社會現實問題,這次六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增加課本外的社會知識,是一種嘗試,也是為和中高考接軌,“不要拘泥于網紅這一話題。”他說,本質在于考試除了課本知識,還應該有更多的社會和生活內容。

網友看法:

A 反對入題派:

網友@一些地方:李子柒和袁隆平,不管是涉及領域還是影響,沒有可比性。題目不適合小學生。

網友@cjkcyb:教育是對每個孩子一視同仁的,當然孩子可以有個性化學習,孩子們知道網紅算是個性化學習吧,也不算壞事,但在統一考試上考網紅,就是讓孩子必須知道網紅,就不對了。

B 支持入題派:

也有不少網友支持這種出題方式。

網友@丁丁歷鮮記:很正常的題目,出題也很嚴謹,也做了鋪墊性介紹,不認識李子柒不影響作答。

網友@lhdlhd:這道題列出幾個人,考生認不認識,都可以答題,并不是鼓勵學生去刷抖音、刷微博……考點是語文技巧,只是舉個例子。

網友@啦拉丫: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了,還對網紅有這般偏見。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農村姑娘通過勤勞致富,把中國特色美食推向國際,難道不是勵志人物嗎?

立即評

李子柒這樣的“網紅”進試卷

為啥不可以?

考試試卷卻宣揚“網紅”?甚至和袁隆平一起被列為閱讀材料中的“風云人物”候選人?其實,這篇閱讀材料中還有一個人被忽視了,那就是獲得“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為。

從“風云”來說,作為外賣小哥的雷海為同樣沒有袁隆平的貢獻大,甚至沒有李子柒的影響力大,那么為什么沒有人質疑雷海為何以能共同出現在這張試卷上呢?因為雷海為是外賣小哥,而李子柒是“網紅”。

“網紅”這個詞,在大眾心里普遍與“無底線博眼球”等行為結合在一起,比如打色情擦邊球的主播、夸張出位的博主等等,甚至之前有網紅以發表侮辱烈士言論來博眼球。這些都可能讓很多人對“網紅”產生偏見,“帶偏孩子價值觀”的質疑也正源于此。而事實上“網紅”只是紅于網絡后人們冠以的稱謂,他們真正的職業應該是“自媒體人”。

每種職業都有好的工作者和壞的,媒體節目也有好節目和壞節目之分。李子柒是“自媒體人”中認真敬業的工作者,她所展示經營的節目也是好的“自媒體節目”。如果該家長看幾期李子柒的節目,應該就不會發出“帶偏孩子價值觀”的質疑。

筆者也觀看過李子柒的幾期節目,她干活時動作利索,生活樸實節儉,和奶奶祖孫二人和樂融融,讓人感受到一種名為“幸福”的向往。這很好地展現了中國人獨立自主、努力向上、勤勞孝順的優良傳統,而美食、美景的展現,更讓人對生活的“美好”多了期待。田園生活的“慢”和“美”緩解了現代人焦慮的情緒,節奏鮮明合理、干活利索不拖沓,又帶來正能量積極作用,而不是時下流行的“懶”和“喪”。這可能就是李子柒火的原因,也正因此,她如何不能進考卷?

“自媒體人”李子柒和“外賣員”雷海為,他們沒有袁隆平對人民、對世界的貢獻大,他們只是熱愛生活、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罷了。但他們都給人們傳遞了正能量,用自己的力量影響著周圍的人和看到他們的人們,這就是生命的意義。他們也可以和袁隆平站在一起,每個積極生活的生命都是美好的,他們可以,我們也可以。我們或許成不了袁隆平,成不了一個偉大的人,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逐,不能放棄對書本知識的熱愛,這或許才是這篇“風云人物”的主旨。

“網紅”進試卷,也讓人們看到了現在教育對更多元化文化的接納。在我們小時候,“名人篇”還只限于各國“偉人”,現在的名人教育已經具體到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了。這無疑是教育的進步。家長們對教育的眼界不妨也放寬一些。網絡時代,孩子們接觸到“網紅”無可避免,不是“試卷”,也會有其他途徑。如此,不妨給孩子們看到更多“好自媒體人”。

標簽: 李子柒 小學考卷 價值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