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環球快資訊:近200個志愿驛站成“愛心地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電動車沒電了,能到哪里充電呢?”“前面的文明驛站里面有,趕緊去吧!”昨天上午,記者采訪途經維揚路時,電動車沒電了,街頭的文明驛站解了燃眉之急。

位于興城路與維揚路交叉口的文明驛站懸掛“開新驛家”標牌,該驛站最初是揚州經開區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打造的便民服務點,設立至今已有近五年,去年,該文明驛站升級為“開新驛家”。

記者將電動車推至驛站左側的電動車充電區,趁著充電的間隙,記者走進驛站內,只見驛站內配備了雨傘、充電寶、針線包,還有工具箱、微波爐、急救藥箱等。

“往來的居民和游客不僅可以在這里找到各類用品,還可以在這里休息。”今年60歲的志愿者劉美紅和周志琴來自開發區悅動夕陽志愿服務隊,她們坐在志愿服務臺前值守。

開發區悅動夕陽志愿服務隊負責人馬燕介紹,他們的團隊和現在的“開新驛家”結緣已經有半年。“實際上,最早是‘文明驛站’的時候,我們就來值守了。”2018年,開發區文匯街道將當時的文明驛站交給悅動夕陽志愿服務隊負責,自那以后,馬燕就帶領隊員來文明驛站值班。隨著文明創建常態長效化,驛站的值班時間固化為天天有人值守,悅動夕陽志愿服務。“我們志愿服務隊都是‘老兵’,年紀最小的50歲,最大的已經72歲了,但我們都希望能發揚余熱。”

小小的愛心驛站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外賣員柳師傅就感受到了驛站帶來的暖意。“出家門很遠了,我發現沒帶手機充電寶,在開新驛站,我借到了。”柳師傅說,“開新驛站”方便了有需要的人,小細節解決大問題。

“一次刮風下大雨,外賣小哥的雨衣擋不住風雨,雨衣里面都濕透了,來到驛站尋求幫助。”志愿者周麗娟回憶說,當時自己就讓外賣小哥把濕雨衣脫下來,把她的雨衣遞給外賣小哥。“你趕時間送外賣,也不用特意來換了。”周麗娟的這一席話讓外賣小哥感動得鞠躬致謝。

據了解,揚州全市范圍建立了近200個志愿驛站(文明驛站、郵愛驛站等)。驛站的志愿者用溫情服務,讓“好地方”揚州充滿人情味,讓一個個驛站成為揚州街頭樸素而又動人的“愛心地標”。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