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鏡·雙城》細節拉滿 配色舒適嚴謹 畫面呈現電影質感
近年來,3D國產TV動畫在制作上有著極大的進步,尤其在建模、打斗和細節上越來越追求精細和絢麗。但是有時候卻過于追求絢麗,忽視了基礎美術和多樣的畫面鏡頭語言,導致畫面質量停留在“劇集”層面,呈現出一種濃濃的油膩感。
而最近新播放的動畫劇集《鏡·雙城》則在制作上克服這一缺點,使得劇集動畫有了電影質感。
所以,今天來聊一聊這部極具電影感的3D國產TV動畫。
《鏡·雙城》改編自滄月同名奇幻小說,目前播出的風起篇主要講述了中州苗人女孩那笙,在尋找云荒大陸的路上,偶遇鮫人傀儡師蘇摩和空桑太子真嵐,無意間揭開云荒大陸過去秘密的故事。
本人并非原作粉,滄月老師的作品也只看過《聽雪樓》,加上動畫只出了4集,劇情上還沒有完全鋪開,所以不談太多劇情方面的東西,重點聊一聊這部動畫的美術、構圖、鏡頭變化和細節。
1、舒適而嚴謹的配色
如果說一部影視作品,無論是動畫還是真人劇有電影質感,那么導致這種感覺的最直接因素便是畫面的色調。這也是《鏡·雙城》目前最突出的優點。
由于制作技術特點不同,在動畫中的角色、道具和場景的細節表現上3D動畫相對于2D動畫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許多動畫明明制作精良卻讓觀眾感到來畫面混亂、質感廉價。
這是因為3D動畫制作過程中往往參考現實場景填充了大量的細節,但過多的細節卻沒有進行嚴謹地配色,所以了導致畫面雜亂和無序的負面觀感。
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動畫中的人物服飾、場景搭建和武戲打斗上。
人物服飾上的細節眾多,色彩上也采用了高飽和,多色相的配色,單獨看都十分的精致,但是集于一個畫面時卻十分雜亂,分散了畫面關注點。
絢麗的打斗,但視覺的光污染卻極為嚴重,看似細節反倒是偷懶取巧。
在影視配色中大部分時候并不是顏色越多越好,畫面整體的和諧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越是簡單的顏色反而越顯得高級。
《鏡·雙城》在畫面色調上便十分嚴謹和考究,以劇情中的場景、人物角色的情緒和作品表達的感情為基礎,同時遵循影視色彩搭配中的基本準則進行搭配。
比如女主角那笙與傀儡師蘇摩相遇的一段畫面,兩個人物的所處的場景是雪山,劇情上也相對平緩,于是畫面背景中適當地減少了紅色的明度和飽和度,使得整體保持著冷色調,達到環境寒冷的效果。
而在回憶時則采用了高明度低飽和低純度的畫面配色,表現出了回憶的夢幻感。
在突出角色上,《鏡·雙城》也并沒有像某些國產3d動畫劇集中故意讓主角服裝艷麗而華貴,而是利用色彩的搭配達到目的。
主角和配角們的服裝統一采用了偏紅色的羊毛皮襖,這種偏紅的暖色一方面使得角色們在冷色的背景中突出,另一方面也沒有讓觀眾感覺角色從環境中跳脫出來。
2、運鏡和構圖
《鏡·雙城》的畫面鏡頭語言雖然不能極為頂尖和突出,但是也不乏經典的電影式構圖和蒙太奇剪輯手法。
從慕士塔格雪山到天闕中的樹林,從高聳入云的壯觀白塔到水下之城,場景絕美這些動畫鏡頭構圖十分具有美感,恰到好處的光線使得這些畫面達到了屬于電影級別的質量。
其中有一段情節是女主角那笙被冰原上的喪尸追殺,逃跑中不小心掉入了冰隙之中,無意間發現了冰壁里藏著一枚可以擊殺喪尸的戒指,那笙為了取得戒指打碎了冰壁。
這個畫面在構圖上采用了類似真人影視中的廣角近拍,光線從那笙的下巴往上打,這種突出主體的拍攝手法和經典的恐怖片打光技巧,極大增強了角色的不安感,表現了那笙心中的恐懼和慌亂。
好的構圖和運鏡還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存在很多的國產動畫中角色動作僵硬的問題,尤其是角色走路時,經常如同提線木偶或者大搖大擺的鴨子。
3、細節
《鏡·雙城》在細節方面也十分考究,不僅是在模型上的細節十分考究,人物表情細節也十分到位,沒有太多的僵硬感。
衣服上的布料,怪物比翼鳥上身上的毛發,這些無疑都是3D建模中極為燒錢的。
女主角那笙表情細節變化十分到位,將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女形象完美演繹了出來。
最讓我感動的細節應該是那笙破冰那一段。那笙發現墻壁上的戒指之后取出了匕首打算鑿冰,她并沒有直接握著匕首鑿,而是先撕下了一塊布纏在刀身上,使得能夠發揮出自己全部力氣的同時,防止了匕首在鑿過程中誤傷自己。
這一段雖然可有可無,但這種細節上的考究著實讓人感到了制作組的用心。
《鏡·雙城》可以說在制作上真的十分用心和精細,但是這一優點并不能掩蓋它依舊存在著的缺點。
1、開頭混亂的剪輯和尷尬的旁白
第一集開場的回憶剪輯十分的混亂。雖然能夠理解導演想表現回憶,利用回憶的碎片感達到為埋下劇情伏筆的想法,但是這種混亂的剪輯很容易導致觀眾們看得云里霧里,當時差點把我直接勸退。
另一個問題便是旁白。一般來說影視中的世界觀的設定應該是由小見大的方式,通過角色對話和劇情推進,層層遞進順理成章,一步步揭開世界背景。既達到了構建世界的目的,也使得觀眾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探索的滿足。
但《鏡·雙城》動畫卻一開始就用冗長旁白介紹了云荒大陸的設定,而在主角那笙與流民鐵鍋李的對話中觀眾可得的信息卻十分少。用這樣的開頭的表達可以說是《鏡·雙城》的一大敗筆。
2、武戲張力不夠
從目前的劇集看來,武戲毫無疑問是《鏡·雙城》的短板。無論是強盜們殺害平民那一段還是傀儡師和女神之間的打斗張力都不夠。
前者因為審查制度的原因還可以理解,但是傀儡師打斗時的分鏡遠遠沒有體現出傀儡師用纖細引線四兩撥千斤的操縱感,同時更是失去了前面劇情設定中那種種高高在、冷漠神秘的感覺。
總體上來說,《鏡·雙城》是一部在影視語言和美術風格上合格的動畫,希望接下來的劇集能夠保持原有質量的同時,彌補武戲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