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維持IP熱度承襲網文弊端篇幅冗長,國創動漫何時才能走上純碎之路

篇幅冗長,是國創網文的顯著特征,也是最飽受詬病的弊端;動輒已經千萬字而仍未完結,為了強行延續作品的生命線,摻雜大量游離于主線之外的劇情,令讀者食之無味,棄讀可惜。

究其原因,便是在于對“IP熱度”的執著,一個IP能夠進入大眾視野,少不得資本的運作推廣,為了回收成本,自然不能”過早“完結,而且是拖得越久越好。

這猶如寡婦裹腳布般的弊端,如今也被國創動漫承襲了下來。

動漫基本為季節番,以國內曾經熱度極高的《畫江湖系列》為例。

QQ截圖20200806094623

其第一季54集,第二、第三季均為40集,總共134集,而且看過的人都知道,劇情已經爛掉了,花了這么長的篇幅,最終卻只講了個爛故事。

此外,《狐妖小紅娘》是目前保持一定熱度的過場動漫。

其作為季番,在集數劃分和單元劇情的構架上,是更加科學的。

下沙篇13集、王權篇14集、月紅篇21集、千顏篇15集、南國篇26集、竹葉篇12集等,從集數上看與日本季番的相差不大。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上述例舉的多個單元篇中,播放熱度最高的,確實集數最少的竹葉篇。

顯然,一個好的故事,劇情不能拖泥帶水,要在合適的時候結束。

但是,讓人遺憾的是,狐妖系列作為由多個單元劇串聯起來的長篇動漫,已經進入了后期乏力的階段。

創作者長期束縛在一個故事框架內,故事究竟要體現什么樣的精神內核,恐怕他自己也開始猶豫不決。對于觀眾來說也是一樣,即便是單元劇,可是主線依舊是“一線到底”的,久而久之,觀眾也難免產生“自己究竟在看什么”疲勞感。

上面例舉的都是反例,那么打破篇幅陳規的國創番劇就沒有嗎?當然有,而且還很多。

例如《一人之下》第一季12集,第二季24集,且已經完結;《全職高手》第一季12集,第二級尚未播出諸如此類,均是;篇幅短小精悍,但是卻取得巨大反響的國創動漫。

優質的故事,不需要長篇大論;觀眾從一部動漫中收獲觀看的快樂以及領悟其美妙的精神內核,也不需要鴻篇巨著。

一則短短的寓言故事,就能夠流傳千古,只因其傳遞的精神內核,能夠警示后人。

動漫亦是文學,文學的作用在于溫養人的靈魂。

反觀國內,但凡一部動漫稍有人氣,便開足活力出IP游戲,用盡一切手段來達到其“流量變現”的目的。

很多人都說,是某鵝拯救了國創動漫,其實,恰恰相反,是他們,扼殺了國創動漫。

標簽: 網文弊端 IP熱度 國創動漫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