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一年多時間回爐重做 《鎮魂街》是如何走到如今這一步的?

有朝一日游地府,我讓地府底朝天

6月26日,《鎮魂街》第二季重制版完結。經過了一年多時間回爐重做,動畫播出后評分也從最低4.1分回漲到7.3分。不管是彈幕、評論還是評分都趨于正面,重置版動畫對老粉絲來說確實有了種“有朝一日游地府,我讓地府底朝天”的暢快。

只不過,重制版動畫對絕大部分普通動畫觀眾來說就不那么友好了。不僅第二季前后劇集情節混亂,第二季和第一季動畫劇情也銜接不上,即使是看過第一季動畫的觀眾,也沒法完全看懂第二季重制版的劇情。

2010年《鎮魂街》漫畫開始連載,2015年奧飛收購有妖氣,宣布作品動畫化;2016年第一季動畫上線,巧妙的改編方式引發了觀眾熱議;2019年底第二季播出,口碑一落千丈;2021年第二季重制版播出,原著粉絲稱之為漸入佳境。作為中國動漫行業生長初期重點開發的IP,《鎮魂街》動畫在各個時期的表現,可以說是國漫市場發展的印證。

中式熱血,燃到今天熱度依舊

隨著互聯網在國內市場的高速發展,漫畫平臺逐漸由紙質向網絡轉型,大量動漫網站、漫畫平臺出現,這一現象在2006年到2010年期間特別明顯。同時,一批新生代漫畫創作者涌現。

2010年2月3日,由許辰創作的《鎮魂街》在剛轉型成原創漫畫平臺不久的有妖氣上開始了連載。憑借其扎實的作畫以及熱血的劇情,一時間讀者將《鎮魂街》和《端腦》《十萬個冷笑話》并稱有妖氣“三大臺柱”。

在以驚悚懸疑、后宮賣肉、無厘頭惡搞這類能夠快速吸引人眼球的互聯網漫畫題材中,《鎮魂街》可謂是當時的一股清流。它有著宏大的世界觀、個性化的角色設計、激烈的打斗情節,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風。盡管這部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借鑒了不少日漫作品的設定,但是在角色的刻畫上卻與日漫里的主角完全不同。

作為羅剎街鎮魂街主將的曹焱兵,開局就有著稱霸一方的實力,但是他的行事準則有邏輯性,這一點與常見的日漫主角有一定區別。同時,漫畫里熱血情節的營造也更有條理性,角色的成長一般也會從心智方面去塑造。

也因此,這部漫畫讓看慣了日漫的國內讀者感受到不一樣中式熱血。

在有妖氣平臺上,《鎮魂街》至今仍在精品榜榜首。其實不僅是《鎮魂街》,國內不少優質漫畫如《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等作品,從角色塑造到故事情節梳理,都走出了一種和日漫不同的風格。在互聯網閱讀的大趨勢下,條漫取代頁漫成為了漫畫市場主流,然而這些優質頁漫早期在畫面構圖、視覺沖擊力方面給人流下的深刻印象,仍舊無可取代。

生而逢時,第一季動畫好評如潮

2016年4月,有妖氣出品的《鎮魂街》動畫第一季在優酷和B站上線。

動畫故事在原作基礎上做了很大程度改編,盡管曾因為魔改人設而被原作粉絲吐槽,但導演盧恒宇憑借陰陽兩線并行的敘述模式,在最后一集揭示了兄弟倆身份互換的伏筆,觀眾才醒悟前面的魔改人設原來是草蛇灰線,最終動畫依靠良好的表現吸引了大量新觀眾。作為奧飛收購有妖氣后推出的首個國產網絡動畫,《鎮魂街》動畫在2016年國產網絡動畫領域的風頭可謂是一時無兩。

在當時,以動畫形態推動IP孵化的并不只是視頻平臺,還有漫畫平臺、動畫公司、游戲公司等動漫IP內容鏈條各個環節上的公司,這與那幾年里資本大舉進入國漫行業有著密切聯系。

2012年,國家文化部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中,將動漫列入了十一個由文化部管理和與文化部職能相關的行業里,動漫成為了國家大力扶持對象,這給了長期發展極為艱難的國漫行業以極大信心。而后,國內動漫行業融資新聞頻出,文娛市場對IP的追逐也已經蔓延至動漫行業,成為IP矩陣的其中一環,甚至打造出一個成功的大IP,成為了動漫行業內各家公司的夢想。

在《鎮魂街》之外,《雛蜂》《一人之下》《星夢手記》《時光使徒》《侍靈演武》等數部“中日合作”動畫面世。這些作品質量參差不齊,但是從幫助國內動畫制作者學習先進的制作經驗、積累IP運作經驗這兩點來說,“中日合作”這種模式可以算得上是“曲線救國”。由國內動畫人制作的《鎮魂街》第一季,盡管制作過程依然曲折,作為熱血題材作品大賣點的打斗畫面也有著明顯缺陷,但是它的整體表現仍舊要優于同期絕大部分國產網絡動畫。

資本退潮,《鎮魂街》第二季坎坷前行

《鎮魂街》第一季播完后僅僅過了半年,第二季動畫PV就出現在網絡上。直到2019年12月第二季才正式在B站上線,此時距離PV公布已經過去了近3年時間。

延期、跳票等現象在動漫內容制作中并不少見。在國內市場,隨著2018年資本對動畫產業的投資熱潮逐漸褪去,這種現象甚至成為了彼時的一種常態,即使大熱如《鎮魂街》也沒能逃脫。

在產業寒冬里,不僅奧飛這樣的大集團由于產業鏈的過渡擴張,不得不尋找接盤有妖氣的買家,更多處于窘境的公司在錢燒完后得不到下輪融資,整個公司被收購甚至倒閉,大量動畫公司只能放棄知名動畫作品的開發后續。動畫觀眾比較熟悉的作品,如《迷域行者》《血色蒼穹》《納米核心》等,也因為公司運營出現問題,或者作品本身很難進行更深層的開發而最終停止。

資本的退潮,視頻平臺成為國產網絡動畫的真·爸爸,才讓國內經典動漫IP們得以新生,《鎮魂街》也因為B站的投入才有了第二季。

作為B站國創區追番人數第三的動畫,《鎮魂街》第二季開播后卻并未收獲好評,其B站評分一度跌至4.1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對原作進行了大改的第一季動畫,在情緒渲染方面表現出色,拔高了動畫觀眾對第二季的期待;另一方面第二季動畫的人物設定過于套路化,與原作人設大相徑庭,再加上部分重要的情節推進缺乏鋪墊,不管是原作漫畫粉絲還是第一季動畫粉絲,都難以接受一定程度崩壞的人設和劇情,最終第二季動畫在播出5集后宣布回爐重造。

不只是《鎮魂街》,同年播出《萬國志》《地靈曲》都是更新數集后就停更,對劇集進行優化。當資本離場后,視頻平臺成為了網絡動畫的主要推動方,網絡動畫從追求商業前景回歸故事內容本身,以做觀眾喜好的題材、講好故事為主。隨著動畫品質、數量逐年增加,擴大了受眾體量的同時,動畫觀眾對于作品的題材、故事和制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國漫發展過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鎮魂街》第二季動畫的制作顯然是在走鋼絲。

實際上,如果把第二季動畫和同年上線的其他國產網絡動畫進行對比,其表現其實并不算特別差。但是,就受眾對其的期待值來說,它已經失去了再度調動觀眾情緒的能力。作為一部視頻平臺主導的動畫作品,特別是在B站這樣一個強用戶輿論的平臺上,回爐重做是保持《鎮魂街》IP價值、維護受眾口碑的唯一做法。

今年5月,《鎮魂街》第二季重制版播出。相對于前幾集來說打戲更精細,人物設定、劇情梳理徹底回歸原作,也令原作粉絲們驚喜不已。B站評分從4.1回升到7.3,在接近15萬人的評分中,更顯得重制版是相當成功的。

不過,就偏重故事情節的動畫來說,直接完全照搬漫畫劇情和分鏡其實是一種不得已之下求穩的做法。即使是第一季和第二季劇情銜接不上,第二季前3集和后7集的整體表現完全脫節,還出現了前面劇情沒有交代過的新設定——顯然動畫最終選擇了要原作粉絲、要作品口碑,舍棄掉普通動畫觀眾。亦有原作粉絲就動畫這樣的制作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第二季重制版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源于原作“北落師門”篇從劇情到畫風的突出表現,未來第三季也要繼續沿用重制版的制作模式嗎?

在挽回了口碑之后,作為國內鮮有的高人氣熱血題材作品,《鎮魂街》IP仍舊有極高價值。作為曾經漫畫行業的頂流,伴隨著有妖氣的日漸衰退,《鎮魂街》必須依靠動畫來維系影響力,大幾率還會有動畫第三季。那么,第三季是繼續完全照搬漫畫情節和故事,還是根據漫畫故事進行有的放矢,在保留故事內核的基礎上,完善各種沒有填的“坑”,讓敘事更加流暢,創作出屬于動畫版的《鎮魂街》,這就是未來動畫制作的最大問題了。

標簽: 回爐重做 鎮魂街 重置版 動畫 老粉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