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2022年凈利潤100.78億港元 IPO項目儲備依然非常穩健
2月23日,香港交易所(即“港交所”)公布了2022年全年業績。2022年收入及其他收益為184.56億港元,較2021年的新高紀錄下跌12%;股東應占溢利(凈利潤)為100.78億港元,較2021年的新高紀錄下跌20%。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在財報中表示:“盡管全球經濟及地緣政治環境充滿挑戰,香港交易所仍是全球首選的集資中心,首次公開招股市場于2022年下半年回暖,全年共有90家來自不同行業及地區的新公司成功于中國香港市場上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第四季度財務業績創新高
財報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港交所收入及其他收益為52.01億港元,較2021年第四季上升10%,創歷年第四季度的新高。股東應占溢利為29.79億港元,較2021年第四季上升11%,創歷年第四季度新高。業績增長的原因主要是保證金投資收益凈額增加,帶動主要業務收入較2021年第四季度上升7%,此外,公司資金的投資收益凈額較2021年第四季度增長了52%。
“2022年末,香港交易所表現強勁,第四季度財務業績創新高。盡管來年仍會不乏挑戰,我們仍充滿希望,并會繼續致力實現‘建設面向未來的領先市場’的愿景。”歐冠升在財報中表示。
2022年,港交所在加強互聯互通優勢、豐富產品組合,以及提升市場吸引力、流動性和活力各方面均取得重大進展。例如ETF納入互聯互通合資格證券、宣布推出“互換通”以及建議在中國香港作主要上市的國際公司納入港股通;推出了中國香港全新國際碳市場CoreClimate;截至年底已有五家SPAC在中國香港上市;2022年10月份就建議推出有關特專科技公司的新上市規則征詢市場意見,這均有助繼續提升中國香港作為環球企業首選上市地的聲譽。
“這些新產品及市場優化措施,進一步拓寬了境內外投資者的投資渠道,有利于提升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提高香港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推進香港金融市場多層次、多元化發展,對港交所業績有著較為明顯的提振作用。”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今年IPO籌資保持樂觀
對于企業赴港上市,歐冠升在財報發布后的業績會上表示:“2018年在上市機制改革下,中國香港成為了公司上市聚集地,我們是許多新一代企業的首選集資地,2022年有62只新股來自新經濟行業,占期內集資額的65%。在此強勁勢頭下,2023年已見新股市場回暖跡象,我們也正在處理為數不少的上市申請。IPO的項目儲備依然是非常穩健的,我們對于2023年IPO籌資保持樂觀。”
陳靂表示:“預計港股市場未來仍將保持韌性。一是預計今年中國宏觀經濟將持續修復,呈現出穩步復蘇的態勢,將對港股構成支撐;二是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海外流動性壓力有所緩解;三是互聯互通制度不斷優化,港股市場國際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將持續改善港股市場流動性。整體來看,隨著港股吸引力提升和市場流動性改善,預計港股上漲行情有望延續,盈利增速也將穩步提升。”
對于港交所如何提升對企業的吸引力,匯茂咨詢首席宏觀經濟學家徐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第一,應加強中國香港監管機構與內地監管機構的緊密合作,優化完善相關制度;第二,進一步提升港股市場的成熟度。”
陳靂稱,首先,港交所需要積極推動產品創新,擴大投資者基礎,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市場交易;其次,隨著科技進步和新興產業發展,港交所可以推出更多新興產業板塊,為企業提供更多的上市選擇;最后是優化和完善上市流程,進一步提升港交所融資的便捷性。
退市監管日趨嚴格
除了為企業提供融資助力,港交所也在清退不再符合《上市規則》的企業。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記者發稿,今年已有10家港股上市公司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2022年,港交所按照《上市規則》的除牌程序取消了合計47家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創歷史新高。
對此,陳靂表示:“勒令上市公司退市,是港交所維護中國香港市場秩序和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重要舉措,同時也表明港股市場監管逐步加強,對上市公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港股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和投資者利益保護。對上市公司而言,要嚴格遵守港交所的規章制度,合法合規地經營;加強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減少財務風險;要保持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產品業務創新,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徐陽認為,近年來,港交所的監管日趨嚴格,以避免長時間停牌所引發的資源浪費以及“養殼”給港股的聲譽帶來損害。
“事實上,從去年被港交所除牌的47家上市公司來看,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市值較小,總市值在10億港元以下的有42家,總市值1億港元以下的19家,最小的退市前總市值僅656萬港元;第二,大部分屬于消費行業,且無實質性經營業務,沒有足夠的業績支撐其上市地位。”徐陽分析稱。
徐陽建議,對于已經上市和擬于港股上市的企業而言,需要注意按時刊發業績公告,具備足夠的營運能力以及不要長期停牌。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