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簡訊:時隔六年再“破凈” 招行回應經營管理運行正常
時隔六年多,招商銀行A股股價再度“破凈”。
受原行長田惠宇被“雙開”等消息影響,節后招行股價顯著走弱。截至10月13日收盤,招行A股跌至30元以內,低于每股凈資產,股價創近兩年新低,當日跌幅達3.42%,本周前四個交易日累計跌去11.17%。
當天開盤后不久,招行還在上證e互動回復投資者問詢時表示,目前全行各項經營管理運行正常,將“繼續堅持‘輕型銀行’戰略,持之以恒地打造大財富管理價值循環鏈”。10月13日晚間,招行亦發布公告,重申經營穩定。
(資料圖片)
華泰證券銀行研究團隊日前點評稱,當前銀行估值、倉位均處于歷史低位,較多反映市場悲觀預期,建議關注區域經濟較強、經營穩健的中小銀行機會。
招行再度“破凈”
自4月中旬行長變動后,招行股價持續走弱。
截至10月13日收盤,招行A股收于29.89元,股價創近兩年新低,當日跌幅達3.42%,股價已低于每股凈資產;招行H股股價也一度跌破30港元,全行總市值縮水至7500億元以下。而在去年5月,該行總市值一度逼近1.5萬億元。
其中,受周末原行長田惠宇被“雙開”等消息影響,本周招行A股股價已累計跌去11.17%,領跌A股銀行板塊,招行A股股價亦時隔多年再度“破凈”;招行H股本周累計跌幅更是接近20%。
期間,招行方面曾多次發聲穩定市場情緒。4月下旬,招行股價跌破40元,當時主持工作的常務副行長王良在一季度業績交流會上直言“我們非常著急,與投資者深入溝通交流”。王良當時還表示,對招行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招行奠定了更強大的發展基礎,包括業務基礎、客戶基礎、管理基礎,可以支撐招行走得更長遠。
5月下旬獲聘為招行第四任行長后,王良又分別在5月27日、8月22日兩度增持招行A股,涉資合計177.3萬元。據統計,2018年5月以來,王良合計11次增持招行股票,累計耗資近1020萬元。
10月13日,招行方面又在上證e互動回復投資者有關“公司前領導被定性,零售發展方向是否發生改變”的問詢時強調,招行始終保持“四穩”,即公司治理穩定、戰略方向穩定、經營管理穩定、干部人員穩定,今后也將繼續保持這種穩定。“目前,招行各項經營管理運行正常。”
同時,面對日趨復雜的國內外經營環境,招行將繼續根據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和監管導向,根據自身經營需要,不斷優化策略,提升能力,堅持市場化運作,堅持模式轉型,發揚零售優勢和金融科技優勢,做大做強大財富管理,促進經營管理提升。
幾乎同樣的內容也出現在當晚招行單獨發布的關于當前經營管理情況的公告中。
“預期差修復是關鍵”
除招行外,其他A股上市銀行13日股價表現亦不盡如人意。其中,寧波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等跌幅均超3%。
據統計,年初至今,申萬銀行指數累計跌幅達16.5%,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24%。其中,瑞豐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年內分別跌去42.5%、36%和30%,跌幅居前。
成都銀行、江蘇銀行兩家城商行股價年內則分別累計上漲36.8%、33.4%,漲幅居前。此外,常熟銀行、南京銀行、蘇州銀行等中小銀行年內漲幅也超過20%。
接下來,上市銀行即將迎來三季報密集披露期。申萬宏源證券銀行研究團隊報告預計,三季報銀行營收、歸母凈利潤增速將繼續小幅放緩。
“在當前市場普遍對銀行三季報預期不高的情況下,要重點關注‘韌性’中的‘分化’,小而美銀行預計仍是佼佼者,這類銀行三季報業績高成長的確定性更強。”
報告同時指出,營收增速放緩背后,不可否認今年銀行息差普遍承壓,銀行找到“合意、 有效”資產投放難度也加大。“預計三季報行業息差環比仍有所下降,但可以對負債成本表現相對樂觀。”
展望四季度,該團隊指出,“預期差修復是關鍵。信貸表現超預期、社融穩步回暖,歷來是驅動銀行股投資的重要信號;三季報同樣會有預期差催化,優質區域性銀行的成長性會繼續引領行業;正值資金換倉、估值切換的年關窗口, 交易因素亦不可忽視。”
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也在研報中表示,銀行板塊行情主要取決于市場對經濟的預期。“A股銀行板塊PB估值及機構持倉比例均處于歷史低位,性價比凸顯。近期政策發力之下,經濟或小幅復蘇,驅動銀行板塊估值適度修復,特別是年底往往有估值切換行情。”
相關報道
時隔6年招行再度“破凈” 發生了什么?最新回應!四季度銀行股怎么走?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