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熱聞】訂購一空!這個“十一”假期 它又“翻紅”了
今天是國慶假期首日,旅游市場又迎來傳統的旺季,這個假期哪些旅游方式最受人們的歡迎?
在廣州市花都區的一家露營基地,負責人表示,今年十一期間露營類產品預訂十分火熱,目前他所在基地的帳篷早已被預訂一空。
【資料圖】
廣州某露營基地負責人陳日鈴表示,9月14日開始上線推廣,基本上在一周內訂完了,現在要找一間房很難。
不只是帳篷類產品銷售火熱,房車露營也受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廣州某房車營地負責人劉世波表示,營地9月中旬就已經是被預訂滿房的狀態。從后臺數據看到,八九成都是親子游。
從今年中秋節開始,國慶游預訂就逐漸火熱起來,戶外露營成為不少消費者的熱門選項。
去哪兒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今年十一假期期間,露營相關產品的預訂量是中秋節的3倍,露營公園的門票銷量較中秋節增長超五成,部分城市露營地周邊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去年漲幅達1倍。
某旅游搜索平臺公共事務高級經理劉婷表示,隨著露營趨于大眾化,露營被延伸出形形色色的玩樂方式,比如露營+親子、露營+家庭聚會等,甚至還有沙漠露營、海島露營等新興露營方式也正成為新的打卡方式。
相較于往年,今年十一期間,旅游者的年齡趨于年輕化,攜程數據顯示,90、00后占據“半壁江山”,訂單占比分別為42%和7%;80后占比35%。胡先生是一名飛盤運動愛好者,他表示,十一期間城市周邊天然草皮運動場地的預訂十分緊俏,要提前半個月以上預訂。
攜程數據顯示,臨近國慶,飛盤、皮劃艇、騎行一日游產品的搜索熱度分別增長50%、74%和80%。
露營經濟持續火爆
伴隨著露營市場持續升溫,A股市場上,露營經濟也受到投資者關注。
近3個月,滬深兩市互動易平臺有關露營經濟的提問超過百條,不少投資者關注,上市公司露營相關業務進展、露營產業在手訂單等問題。
近日,有投資者向三夫戶外提問公司運營營地數量以及相關流量。對此,三夫戶外9月19日回復稱,公司正在運營的有9個營地。中秋節假期及周末,除了封控中的成都營地及修整中的三亞營地,其他營地滿客率都保持在90%以上,部分營地的國慶預定也基本滿員。
8月9日,有投資者向眾信旅游提問,戶外露營很熱門公司是否有相關業務。對此,眾信旅游回復稱,公司緊跟市場需求變化,已推出諸多深受游客喜愛的周邊游露營產品。
眾信旅游新興事業部負責人喻慧對媒體表示,露營市場是近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旅游形式,露營類產品集合了年輕客群對于戶外自然的出游需求,迅速成為備受追捧的產品。而露營產品作為新興的旅游體驗類產品,要求旅行社更具專業性及全面性。“目前,眾信旅游推出了北京本地露營產品及外埠露營產品兩個方向。下一步,公司將與更多目的地端進行資源合作,全方位打造露營產品。此外,公司也將發揮自身品牌優勢,著重開發以賽事與露營相結合的產品。”喻慧表示。
從經營業績看,今年上半年,不少露營裝備上市公司利潤增幅明顯。8月10日,戶外裝備龍頭牧高笛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7億元,同比增長61.34%;實現扣非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138.02%。談及業績增長原因,牧高笛直言,公司主營業務受益國內外露營行業需求增長,實現營收與利潤的較好增長。今年4月以來,牧高笛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58%。
市場亟需規范發展
上市公司的加快布局源于露營市場的火熱,同時露營經濟市場規模也有望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根據艾媒咨詢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加入到露營的活動中,露營及其相關產業在中國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2021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到747.5億元,同比增長62.5%;帶動市場規模為3812.3億元,同比增長率為58.5%。預計2025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將上升至2483.2億元,帶動市場規模將達到1.44萬億元。
“從途牛旅游網咨詢和預訂情況來看,目前露營的熱度主要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二三線還需要一個發酵期,因此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途牛方面向媒體表示,大多營地投資小,見效快,所以露營地如雨后春筍般快速增加。目前,營地質量參差不齊,后續發展一定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具有得天獨厚資源的,有豐富內容的,有較好服務的營地一定會進一步發展壯大。
伴隨著露營市場的持續火熱,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露營市場發展需要規范成為業內共識。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對媒體表示,目前,國內的露營基地基本是地區性的,暫時還沒有出現特別大的跨區經營的大型企業。隨著露營市場的發展,可能會出現跨區經營的露營度假企業。“標準化通常是規模化的第一步,這一點國內露營市場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不能在基礎服務等方面形成統一的標準,那么規模化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中國旅游研究院規劃與休閑研究所所長吳豐林對媒體表示,露營整體上符合產業趨勢,這是其市場火熱的根本原因。“露營市場的未來,應該是居民旅游休閑的常選方式,市場規模和體量不會差,決定成敗的關鍵是供給能否真正貼合真實需求,品質是勝負手。”不過,他也指出,露營的問題也在于市場。“需求在市場端釋放太快,政策沒有跟上;市場端對產業的沖擊來得太猛,供給亂了分寸。所以,出現的問題歸結為:政策的引導缺位、供需的匹配錯位、規劃的引領失位。”
解決上述問題,吳豐林建議,需要系統方案,比如文旅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牽頭,盡快制定標準規范;專業智庫和學術研究機構,以市場細分和游客畫像為主要對象,深入研究露營市場的特征、規律、趨勢,并研究編制系列專題報告、專項規劃;露營服務供給,包括設備、場地及周邊,應以市場為指引、以品質為核心,培育持續的產業競爭力等。
(文章來源:中新經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