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環球快消息!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 何以從京東供應鏈走向產業供應鏈?

金融棋活,全盤皆活。當前,中小微企業仍然面臨著融資難題。作為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重要樞紐,供應鏈金融也連接著大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發揮著重要作用,也為實體經濟發揮著“保通、穩鏈、紓困”的支撐作用。

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不能脫離于產業數字化而實現。畢馬威中國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金融科技發展與研究專委會共同發布的《2022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首席洞察報告》顯示,數字化供應鏈金融成為最受金融科技企業看好的藍海應用領域,占比達到53%,其中23%的受訪企業將其作為首選項。


(資料圖)

目前,不同的市場主體都在推進供應鏈金融科技。9月21日,京東科技發布全新的供應鏈金融科技戰略,即以“數智供應鏈+供應鏈金融”的雙鏈聯動模式,向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輸出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同時,成立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生態合作聯盟,全面開啟“走出去”的戰略,致力于從京東生態的輔助支撐力量變成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塑造和夯實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關鍵強化力量。

供應鏈金融科技,傳統供應鏈金融的一種進化

中小微企業對國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金融資源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滲透程度仍有所不足。供應鏈金融的出現,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提供了新思路。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供應鏈金融相關的政策,支持和規范供應鏈金融發展。

其中,2020年9月,央行、銀保監會等八部委發布的《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被業內認為是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綱領性文件。該文件第一次由多部門聯合出臺的供應鏈金融文件,基本涉及了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各個方面。

根據《意見》定義,供應鏈金融是指從供應鏈產業鏈整體出發,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實交易背景下,構建供應鏈中占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一體化的金融供給體系和風險評估體系,提供系統性的金融解決方案,以快速響應產業鏈上企業的結算、融資、財務管理等綜合需求,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產業鏈各方價值。

從供應鏈金融自身發展所需的必要條件來看,當前的供應鏈金融體系依然面對著一些限制性因素。比如,主流的供應鏈模式過于依賴核心企業,而核心企業沒有動力或平臺條件分享交易鏈數據;大部分與核心企業的直接關聯度比較低的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和數據孤島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供應鏈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四流”數據處于不同的主體而難以統一歸集;供應鏈金融所涉及到的生態各方,相互之間良性的協同機制還沒有建立。

不難發現,供應鏈其實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脫離于產業數字化而實現。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金融科技群總裁李波認為,“要先基于對產業的理解服務于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產業的互聯網聯結,再去疊加金融科技去改善供應鏈金融,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這種方法實際上就是供應鏈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科技是傳統供應鏈金融的一種進化,本質是科技、產業和金融高水平循環的結合點。其核心手段是利用新型的供應鏈數智化技術去打通研、采、產、銷、服等各節點,進而實現整個供應鏈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四流數據的閉環并實現平臺化歸集,使各個環節的數據可留存、可監控、可利用。

“從傳統的供應鏈金融進化到供應鏈金融科技,使金融機構能夠基于一條或多條供應鏈數據及行業綜合數據的交叉驗證,有效實時掌握供應鏈上下游不同融資客戶的真實經營情況和資金動向,從而有效降低獲客、風控、運營等系列成本?!崩畈ū硎荆^而通過新型的供應鏈金融系統為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企業提供更高效率和更低利率的金融服務;將不可貸變為可貸,將線下貸變成線上貸,將低額貸變為高額貸,將高利率變為低利率。

以“雙鏈聯動”模式

對外輸出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

基于多年來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積累以及數智供應鏈實踐,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應運而生。2022年初,京東科技正式將供應鏈金融科技的對外科技輸出列為“必贏之戰”, 同時發展供應鏈金融科技也成為京東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9月21日發布全新的供應鏈金融科技戰略,以“數智供應鏈+供應鏈金融”的雙鏈聯動模式,向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輸出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

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是資金與資產高效對接的生態平臺。也就是說,京東輸出的是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而實際去跑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是產業方和金融機構。

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通過服務核心企業、產業服務平臺、政府平臺以及產業園區等供應鏈上的主體企業和組織,形成基于供應鏈交易或企業真實經營數據的金融資產,并通過科技手段將非標資產標準化,依據資金方的風險偏好及價格匹配資金,輸出資產,促進平臺的流量交易規?;罱K成為資產、資金的高效對接的生態服務平臺。

京東科技集成京東集團全部技術服務能力和產業服務能力,以“數智供應鏈+供應鏈金融”雙鏈聯動集合成為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的模式,助力地方政府和大型產業集團打造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通過平臺化方式連接金融機構化解不同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推動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高水平循環,助力政府和行業各方構建國內更加強大的統一大市場,助力經濟增長動力的恢復。

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的核心價值是通過風控與運營的雙輪驅動,以技術為支撐,輔助、支持和改進金融業務的合規性,更好的識別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提升效率、體驗和資產規模。

針對供應鏈金融鏈上客戶的風險識別及風險管控問題,京東科技建立了一整套依托大數據驅動的包括貸前授信準入、貸中額度管理、貸后預警及續授信的大數據智能風控體系。在與金融機構合作的過程中,京東科技的風控服務也成為金融機構自身風控能力的有力補充。截至目前,京東科技在用的風控策略已超過5000條,可實現1周內完成項目評審及系統數據對接,單筆業務秒級審批,自動化率達95%以上,相關業務資產不良率處于行業最低水平。

在整體供應鏈金融業務中,除了需要解決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之外,還需要幫助核心企業自身的供應鏈金融做好運營服務。京東科技金融科技群、供應鏈金融科技部總經理周李軍介紹,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不僅為客戶提供0到1的基礎技術能力建設,還能夠提供1到N的持續運營服務。通過一體化運營服務能力降低整體平臺的運營成本、改善客戶體驗以及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更有效的覆蓋。

發揮產業生態圈的協同效應

開啟“走出去”戰略

目前,不同的市場主體都在推進供應鏈金融科技,不僅包括傳統金融機構、行業的龍頭企業,還有平臺科技公司等。京東搭建的新型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區別于傳統金融機構的供應鏈金融產品,也不同于其他從產業發展而來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其具備自身獨特的優勢。

十余年的數智化能力以及經驗沉淀是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發展的根基,將多年沉淀的技術、模型、算法、工具產品化、標準化,面向合作伙伴進行輸出,實現“從京東供應鏈走向產業供應鏈 ”。

除此之外,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是一個開放的平臺,能夠基于京東內外生態能力的多元化,集成其他生態能力,以及被其他生態能力集成。在京東云底層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核心科技能力的支撐下,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不光能夠提供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服務能力,還能與京東集團內部的零售、物流、健康、工業品、等生態事業群、事業部,以及生態第三方合作伙伴形成合力,融合供、采、銷、存等一些列場景的供應鏈、倉儲、交易平臺、金融科技等能力,為外部復雜場景提供一站式行業解決方案,最終服務客戶,真正滿足客戶以數字化貫穿產業鏈。

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是一個模塊化可拆解的開放系統。在2022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峰會上,京東科技重磅發布了京東供應鏈金融科平臺的“雙十模型”全景圖,涵蓋“十大供應鏈金融業務系統+十大數智供應鏈服務體系”。其中,十大供應鏈金融業務系統包括保理融資系統、信用流轉系統、采購融資系統,動產融資系統、倉單融資系統,票據融資系統,信用融資系統、融資租賃系統、征信科技支持系統、支付結算支持系統?;诖?,地方政府和大型產業團等主體可根據自身需求以SaaS化或SaaS化+本地化方式進行靈活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供應鏈金融科技是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個龐大的產業生態圈,需要多方參與,充分激發出協同效應,才能創造最大的價值。供應鏈金融科技離不開產業鏈上核心企業、供應商、經銷商,金融機構,以及包括擔保公司、保險公司、行業ISV伙伴、硬件設備廠商,運營服務商等的多方參與。

如今,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全面開啟“走出去”的戰略,致力于從京東生態的輔助支撐力量變成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塑造和夯實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關鍵強化力量。

京東自身產品能力和技術能力,決定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是開放的,可以為產業方引進不同的金融機構。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打造了3+N3的一體化平臺,其中,3是平臺連接的資金方、企業和政府,N是包括京東在內的,為平臺提供能力和服務加持的參與方。這并非是讓產業各方的能力簡單疊加,而是通過生態聯盟的共建,鏈接各參與方,為各方提供互動機制,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形成立方效應,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

京東科技希望與平臺生態的參與伙伴一起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在幫助產業提升供應鏈效率的同時,帶來新的供應鏈活力,最終體現在核心企業銷售收入的大幅提升上。

據了解,依托于今年京東科技首屆生態合作伙伴大會上發布的百億收入計劃和JDT PLUS伙伴精選計劃,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將重點扶持和助力10家合作伙伴每家收入提升1億元,20家合作伙伴每家收入提升5000萬元。

2022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峰會上,成立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生態合作聯盟,基于京東數智化供應鏈優勢,深入鏈接核心企業、金融機構、ISV等主體,形成共生、共贏的供應鏈金融行業生態。聯盟成員將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稟賦優勢,攜手構建更開放協同的生態體系,為化解千行百業的中小微企業經營難、融資難等問題持續努力,助力供應鏈的強鏈、固鏈、補鏈,成為實體經濟構筑“保通、穩鏈、紓困”的堅實支撐。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金融科技 小微企業 實體經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