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當前速看:新特能源跌超10%帶崩港股光伏板塊 產業鏈博弈加劇三部委出手整治


(相關資料圖)

今日港股光伏股集體下行,截至發稿,新特能源(01799.HK)跌超10%、福萊特玻璃(06865.HK)跌超7%,協鑫科技(03800.HK)跌近6%,信義光能(00968.HK)跌近3%。

據民生證券的研究顯示,信義光能與福萊特玻璃兩家公司長期占據國產光伏玻璃市場前二,合計占有約47%的市場份額。而協鑫科技、新特能源則是光伏電池組件上游多晶硅的主要生產商,兩者的產能占比分別約為22%和15%。

消息面上,有媒體報道已有部分央企的地面電站建設受到了組件價格波動的影響,當前光伏組件價格對項目啟動形成了壓制。據中國光伏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共計78.7GW光伏組件,其中42.4GW出口歐洲,同比增長137%,國內新增裝機30.9GW,同比增長137.4%。從已發布的中期業績數據來看,光伏行業上半年大部分的利潤都被上游漲價所吞噬。

根據可再生能源調研機構PVInfoLink的數據,上半年光伏玻璃的漲價幅度超過11%,而多晶硅致密料的均價則從年初23萬元/噸上漲到了7月左右的30.3萬元/噸,累計漲幅超30%。東證期貨認為,目前原材料上漲主要由于供給端產生持續擾動。由于硅片和電池片的漲價,壓力再一次向下傳導到中游組件環節。組件利潤已跌至行業今年來的低點,部分中小組件企業存在生存困難的局面,價格高企的情況中期恐難維持。

行業層面,國內光伏組件龍頭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7月舉行的光伏產業供應鏈論壇上曾表示:由于市場需求旺盛,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之間存在產能不協調、不匹配。因此會導致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不平衡。

8月24日,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及國家能源局便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意在整治行業亂象,通知明確要求各地根據合理引導上下游建設擴張節奏,優化產業區域布局,避免產業趨同、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近日也以避免多晶硅價格被過度解讀、造成誤解為由,自本周起暫停采集價格的發布。

除了要面對監管變化和下游需求的博弈,能源價格上漲也對光伏上游廠商帶來了成本方面的壓力。資料顯示,電力成本目前占多晶硅生產成本30%以上,光伏玻璃方面電力和天然氣的成本占比合計也超過了30%。摩根士丹利此前發布報告稱,基于天氣價格上漲令生產成本提高,將福萊特玻璃明后年的每股盈利下調0.2%/0.1%至1.63/2.2元。而新特能源也一度因內蒙古取消優惠電價的措施遭到資金拋售(新特能源內蒙古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正處于調試期)。

(文章來源:財聯社)

標簽: 新特能源 光伏板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