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動態丨擬推“零元購”員工持股計劃 天齊鋰業遭交易所連環追問
9月9日,“鋰王”天齊鋰業(002466)因上周出爐的零元員工持股計劃,遭到交易所關注。在函件中,監管聚焦本次員工持股計劃業績考核方式、受讓價格、參與對象等問題,要求天齊鋰業明確回復持股計劃是否有利于維護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是否存在變相輸送利益的情形。
【資料圖】
在天齊鋰業向員工免費送福利的背后,是鋰電行業的持續高景氣和公司強大的盈利能力。2022年上半年,天齊鋰業實現營業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長508%;凈利潤約103億元,同比增速達119倍。當前,公司已實現鋰精礦100%自給自足,并預計鋰產品供應將在短期到中期內繼續處于較為緊張的局面。
“零元購”員工持股計劃
據8月30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的草案,本次員工持股計劃份額上限為2億元,將通過非交易過戶等方式,以0元/股受讓公司回購專戶中的股票,而有權享有前述福利員工涵蓋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董監高、核心業務、技術人員,總人數不超過240人(不含預留部分人數)。若按天齊鋰業截至2021年底員工數1773人測算,本次持股計劃覆蓋率約為13.5%。
與之相匹配,天齊鋰業同步推出了股份回購方案,將斥資1.36億元-2億元回購股份,定向用于員工持股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150元/股。
“零元購”對于員工來說是福利,但對公司來說并非毫無代價。據測算,天齊鋰業需要為此確認股份支付費用1.25億元,前述費用將在未來4年進行分攤,從而直接扣減當年凈利潤,2022-2025年度分攤金額分別為1042萬元、4169萬元、4169萬元、3127萬元。
“零元購”是否符合盈虧自負,風險自擔的基本原則?是否有利于提升競爭力?又是否會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交易所向天齊鋰業發出連環追問,要求其說明0元/股受讓價格的定價方法、依據及合理性。
除定價方式外,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業績考核指標亦別出心裁。
不同于大部分上市公司以營收、凈利為考核條件,天齊鋰業選擇將鋰化工產品產能作為公司層面唯一考核指標,具體為截止2024年底鋰化工產品產能合計達到碳酸鋰(當量)9萬噸。
在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天齊鋰業曾指出目前鋰化合物及衍生品建成產能為6.88萬噸/年,未來規劃產能為11.48萬噸/年,超過員工持股計劃設定的9萬噸考核指標。對此,交易所要求前述考核指標是否符合當前業務發展及業績提升要求,如何保證員工持股計劃產生切實的激勵效果。
在參與對象方面,本次員工持股計劃包含了9名董監高,累計份額為1074萬元,占總份額的5.37%。其中,董事兼總裁夏浚誠、董事兼執行副總裁鄒軍擬持有份額分別為190萬元、161萬元,接近二人2021全年薪酬水平。對此,交易所要求公司補充說明參與對象選取的方法及合理性,并明確為何選擇員工持股計劃而非股權激勵的具體考慮。
半年度凈利暴增超百倍
身處大熱的鋰電賽道,天齊鋰業坐擁鋰礦資源優勢,在產業鏈中分得了高額利潤。
今年上半年,天齊鋰業實現營業收入142.96億元,同比增長約508%;凈利潤103.28億元,同比增長約119倍;扣非后凈利潤92.8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79倍。得益于碳酸鋰、氫氧化鋰等主要產品量價齊升,天齊鋰業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也逐步攀升,現金流指標持續向好,上半年經營性凈現金流為70.64億元,同比增長約8.35倍,截至半年度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達44億元。目前,天齊鋰業已結清之前收購SQM股權的并購貸款,截至7月末資產負債率預計將下降至約28%。
作為“家里有礦一族”,天齊鋰業優勢凸顯,上半年鋰化合物及衍生品毛利率高達87%。公司表示,目前已經實現100%鋰精礦自給自足,擁有澳大利亞格林布什輝石礦及四川雅江措拉鋰礦開采權,同時通過參股日喀則扎布耶20%的股權和SQM22.16%的股權,實現對優質鹽湖鋰資源的戰略布局。
上游礦產不愁疊加下游需求持續火爆,天齊鋰業近年來將擴充產能作為重點工作推進。氫氧化鋰產品方面,澳大利亞奎納納一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于2021年底進入正式試生產階段,并于今年5月份確認所有參數達標,目前合計已建成氫氧化鋰產能為2.9萬噸/年,奎納納二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后續將適時重啟;碳酸鋰方面,當前產能為3.45萬噸/年,四川遂寧安居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預計將在2023年下半年完工,屆時合計產能將達到5.45萬噸/年。
去年以來,鋰鹽價格持續上漲,碳酸鋰更是在今年一季度跳漲至50萬元/噸上方,之后雖有所下行,但仍在高位震蕩。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約為49.74萬元/噸,再度逼近50萬元關口。
天齊鋰業表示,鋰價走勢主要取決于鋰行業的整體供需格局、市場變化和經濟形勢等因素,上下游擴產周期的錯配導致鋰產品供應將在短期到中期內繼續處于較為緊張的局面,鋰行業供需格局要達成真正的平衡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