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獨家】氫能汽車還有多遠?這個大會釋放多個利好

氫能汽車離主流汽車市場越來越近。

8月27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2)主論壇在北京、海南兩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7日的主論壇發言時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支持協同創新。技術創新始終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根本動力?!拔覀儗⒐膭钇嚠a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資本技術對接,加快產業創新應用,聚焦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車用操作系統、高精度傳感器、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等前沿領域,支持組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合體,實現融通發展,合作共進。”辛國斌說。


【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8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印發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探索氫燃料電池等應用,推進新型儲能技術與供配電技術的融合應用。

氫燃料電池汽車也成為本次大會熱議的話題,來自中外汽車和產業鏈企業高層看好氫能在汽車領域發展。多位專家對上證報記者表示,氫能汽車應用的節奏有望加快。

學界代表歐陽明高院士:氫燃料電池技術突破有望深入到材料層次

對于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提出三點建議:

首先,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環節的技術創新,攻克關鍵技術難點,逐步降低成本。其次,從工業副產氫,鼓勵可再生能源制氫,到完全可再生能源制氫逐步過渡,實現氫燃料電池規?;瘧谩A硗猓詺淙剂想姵厣逃密嚨拇笠幠I虡I示范為龍頭來拉動,挖掘氫能全產業鏈的商業價值。

“2021年,中國市場典型的燃料電池發動機水平跟豐田和巴拉德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壽命方面有些差距,包括金屬板的電堆,石墨板的電堆。但幾條技術路線都取得了突破?!?歐陽明高說,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近期典型的示范工程就是北京冬奧會。這充分證明氫能是一項安全的、可實用化、可商用化、可規?;募夹g。

歐陽明高介紹,截至2022年6月份,中國已經有超過1萬輛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今后幾年是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最重要的窗口期。但是歐陽明高也指出,目前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既包括燃料電池的效率、壽命和成本等問題,也包括膜電極等技術自主突破、基礎設施、儲運等問題。

“比如說堿性電解的隔膜,我們現在都是700微米的隔膜,很厚,電阻很大,孔也太大,造成氫、氧的互串,一部分運行氫串漏就超標,必須在隔膜上實現突破。” 歐陽明高說,當前的技術創新核心環節,氫燃料電池、電解裝置需要率先突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延長壽命,而且要從系統層次逐步地深入到材料層次。

對于氫能的價值鏈,歐陽明高直言,目前氫能的戰略價值已經被認識,所以催生了氫能熱。但目前亟待開發的是氫能的商業價值,商業價值的源頭就是綠氫的經濟性,未來以綠氫制備的商業價值為源頭來推動,以燃料電池商用車的大規模商業示范為龍頭來拉動,就可以帶動氫能全產業鏈的發展。

展望未來,歐陽明高表示,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2050年全球氫能利用的二氧化碳排放情況累計減少800億噸,2050年當年減少70億噸,而未來中國要實現碳中和,綠氫要到8000萬噸以上。“所以氫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革命性技術?!?/p>

企業界代表億華通張國強:市場規模提升將大幅降低成本

作為國內氫燃料電池企業的代表,億華通董事長張國強指出,燃料電池汽車被譽為是柴油汽車最好的替代者。2018年中國柴油車的總量是2103萬輛,占汽車保有量9.1%,年耗柴油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15億噸,未來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制氫和氫燃料電池技術耦合發展,把這些車輛都替代為零排放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屆時燃料電池至少可以實現每年15億噸的二氧化碳減排的貢獻。

“我們預判,在2021年到2025年產業進入規模化,市場總規模應該到50萬輛,到2030年應該達到或者超過100萬輛。”張國強說,為滿足不同階段市場應用需求,氫燃料電池系統將走向輕量化、高集成、長壽命、低成本,強環境適應性,進一步增強續駛里程,未來70兆帕將成為主流。

張國強還提出,中國企業已經基本掌握了氫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后期隨著量的增長,整車等成本會以指數級下降。億華通預測,當市場規模達到100萬輛,成本就可以大幅降低。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 科學技術 城鄉建設 生態環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