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天天新視野】“婚戀第一股”世紀佳緣大地震!大股東復星國際為何痛下“狠手”?斬斷婚戀市場灰色產業鏈

大股東報案!老牌相親婚戀平臺世紀佳緣“出事”了?

近日,微博網友的一則多名高管集體“失聯”的發帖“炸”出了似乎是“上世紀”的婚戀網站世紀佳緣。該用戶稱,世紀佳緣的CEO、COO、CFO等多名高管“消失了”。此外,有消息稱是世紀佳緣大股東復星國際主動報案,部分高管涉嫌職務侵占被拘留。


(資料圖片)

對此,《商學院》記者從復星國際(00656.HK)方面得到證實,“個別管理層,因個人涉嫌職務侵占,目前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相關信息以司法機關公布為準。”

從行業內紅極一時的“紅娘公司”到2011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成為國內“婚戀第一股”,再到營收增長停滯和倒流至2015年被百合網2.4億美元并購投資,世紀佳緣隨之私有化退市。此后世紀佳緣與百合網合并,更名為“百合佳緣”。與其他婚戀平臺不同的是,世紀佳緣探索了資本市場,雖然此后動態不多,且婚戀投訴案例不少,但市場需求總是存在。2018年,復星國際收購百合佳緣并于2022年5月更名為“復愛合緣集團”。

如今,一方面,世紀佳緣團隊大換血,復星國際整合業務線。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婚戀平臺玩家入局者眾多,如Soul一類主打社交屬性的平臺正“分食”年輕用戶的市場,而被輿論稱為“上世紀”婚戀平臺的世紀佳緣在婚戀市場的生存空間也被進一步壓縮。昔日的“婚戀第一股”前景幾何?

世紀佳緣高管被查,新管理團隊準備就任

“世紀佳緣高管被抓了?婚戀網站已經成為滋生各類違法行為的溫床了。”

“早該管管了,世紀佳緣上面都是婚托,會員費越高,婚托質量越高。”

“我只是想結婚,為什么到了嚴肅的婚戀平臺還是套路滿滿?”

近日,世紀佳緣被微博網友曝出,公司的CEO、CFO、COO等多名高管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正在配合調查。這則消息將老牌婚戀互聯網平臺世紀佳緣推進大眾視野,走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沉寂已久的世紀佳緣怎么了?

復星國際方面回復《商學院》記者稱,“這次案件,是復星廉政督察部門在日常的監督檢查中,發現當事人涉嫌利用職務便利進行犯罪的相關線索,之后向公安機關報案,并由公安機關依法采取了強制措施。”并表示,“復星一貫堅持合法合規運營,對任何腐敗問題堅持零容忍態度。”

對于涉事高層具體名單和被調查具體原因等信息,復星國際均未透露,不過對于公司的運營方面,復星國際方面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業務運營一切正常,公司董事會已授權相關人員行使相應職責,新管理團隊將很快上任。”

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世紀佳緣經過多年變化,已經是由高管等內部人控制的企業,而這些高管在退市后更是有機會利用信息不對稱優勢濫用職權。沈萌表示,“婚戀網站引發的社會亂象并非其內部管理亂象,否則復星只需要行使股東權利更換高管即可,但選擇舉報大概率是高管利用職權做出了有利自己而損及復星利益的決策。作為投資者的復星國際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投資利益,做出舉報的決定。”

世紀佳緣深陷輿論漩渦的背后,是婚戀市場的亂象。放眼婚戀市場,世紀佳緣聲名遠播。雖然是老牌的嚴肅婚戀平臺,但也是壞消息纏身。

記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8月2日,世紀佳緣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共有5226條投訴,多名消費者表示,世紀佳緣工作人員誘導消費者簽訂霸王條款,不履行合同,退錢不還、虛假宣傳、紅娘誘導交費等情況。而世紀佳緣母公司上海花千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則涉及了135起司法案件,其中侵犯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最多。

據“網信中國”公眾號7月31日消息,據統計,全國網信系統上半年累計依法約談網站平臺3491家。其中,有8家婚戀平臺存在低俗色情信息破壞網絡生態的問題,而世紀佳緣也位列其中。消息顯示,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重慶市網信辦分別對8家平臺予以約談,責令其全面清理排查違法違規信息,并分別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2021年9月,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婚戀交友平臺服務狀況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婚戀交友平臺存在網站會員無信息審核、實體門店信息審核形同虛設、消費者受推銷困擾、婚戀費用較高但效果不明等問題,部分平臺涉嫌虛假宣傳。

而在2021年12月,澎湃新聞記者臥底世紀佳緣,曝出世紀佳緣存在侵犯用戶隱私權,通過后臺可隨意查看用戶個人信息,包括會員瀏覽的異性照片記錄、聊天記錄等內容。甚至有銷售人員還會故意注冊為會員參加相親活動,套取客戶資源,更有“紅娘”作假“包裝”靠話術吸引會員到店付費辦卡等各種亂象。世紀佳緣隨后發聲道歉稱已去掉此功能。

同年12月,江蘇省消保委調查發現,世紀佳緣、百合網等5家存在包括但不限于退費規則不明確、宣傳承諾不兌現、會員信息審核形同虛設等問題,并對這幾家平臺進行了約談。

更早些時候,世紀佳緣出現了在2017—2018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翟欣欣事件,因為假報信息而騙婚獲取錢財,導致受騙者自殺。而這次的事件也引發了當時社會對于網絡婚戀平臺的信任危機。

此次世紀佳緣管理層曝出問題,同樣暴露了婚戀市場灰色地帶的亂象。不過,在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看來,此次事件,世紀佳緣之所以被聚焦,不在于其被帶走的高管具體所犯事由,而是世紀佳緣近年來一直被各種壞消息包圍,變成了一種輿論情緒的宣泄點。

婚戀市場魚龍混雜

“天下苦婚戀網站久矣”的社會氛圍讓很多人對婚戀平臺的印象是“魚龍混雜”,是詐騙、婚托、信息泄露,甚至是“殺豬盤”等騙財騙色者的溫床。

與其他婚戀平臺不同的是,世紀佳緣曾是國內“婚戀第一股”,一時間風光無限。公開資料顯示,世紀佳緣創辦于2003年,源于創始人龔海燕在復旦大學就讀研二時被交友網站欺騙,氣憤之余創辦了靜態網站即后來的世紀佳緣,龔海燕也被網友稱為“第一代”互聯網“紅娘”。隨后,行業內巨頭百合網和珍愛網也相繼問世。

當時,這類互聯網“紅娘”平臺恰逢其時地趕上了中國“單身潮”。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2007年發布的《當代中國青年人口發展狀況研究報告》顯示,2005年,我國15~29歲青年未婚人口比例已達65.89%,較1995年和2000年分別提高了14.35個百分點和6.72個百分點。此外,蘇寧金融研究院數據顯示,自2005年開始,中國的粗結婚率(Crude Marriage Rate,指年度結婚數與總人口之比)開始增長,并于2013年達到峰值9.92%;粗離婚率(Crude Divorce Rate,指年度離婚數與總人口之比)也持續上升,從2002年的0.9%增長到2018年的3.2%。這為婚戀平臺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用戶基礎。

在大環境助推下,2007年世紀佳緣開始采取對用戶端收費的模式;世紀佳緣的會員從2008年底的1900萬人增長到2013年的1億人。其營收也水漲船高,據歷年財報顯示,2008—2010年,世紀佳緣營收分別為2760萬元、6390萬元以及1.676億元。其2010年凈利潤更是同比增長193%為1670萬元。據艾瑞咨詢數據,世紀佳緣在2010年的婚戀交友市場中份額達43.7%,位居行業第一。

在張書樂看來,“世紀佳緣作為一種陌生人交友方式,在當年QQ已經半熟人化和工作化的狀態下,其價值就被有效放大,盡管其中的婚戀達成率一直存疑,但作為快節奏都市生活中白領婚戀剛性需求的釋放點之一,其火爆就如昔日的垂直類興趣社區一般,且會員制的盈利模式還能直接帶來價值。”

事實上,營收的連續增長也讓世紀佳緣在2011年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成為國內婚戀平臺的“婚戀第一股”。然而,上市第一年,世紀佳緣的虧損額就達到120萬元;2015年被百合網投資并購,世紀佳緣也隨之私有化退市;2017年與百合網合并,更名為“百合佳緣”;2018年,復星國際投資40億元成為百合佳緣控股股東,并于2022年5月二次更名為“復愛合緣集團”。

但僅距第二次更名剛過去2個月,復星國際就世紀佳緣管理層的問題報了案。事件的背后不僅僅是世紀佳緣的業務“失焦”,也對應著復星國際對世紀佳緣的布局調整。但從2018年到2022年期間,不少網友質疑,為什么復星國際要盤下世紀佳緣進入婚戀市場?

“復星國際收購時,世紀佳緣仍然具有很強的流量以及眾多注冊用戶,可以進行商業化變現。對于復星國際來說,世紀佳緣的基礎仍然存在,無論是真正的婚戀中介,還是各種擦邊球的勾兌,只要有充沛的網絡流量、能產生足夠的收入,對于復星國際就是好的投資標的。”沈萌認為,不利輿論纏身,是消費者不滿意它提供的服務,但并不意味著就是管理混亂,除非是服務質量問題,否則并不能確定是管理能力不足。

互聯網分析師葛甲則認為,“復星國際收購世紀佳緣更多是為了自身的互聯網戰略布局。市面上的互聯網公司市值高且經營良好,復星國際收購不了,但是如世紀佳緣市值不大,且業務基礎廣泛的公司用來收購去推行自身的互聯網戰略是合適的。”此外,葛甲指出,復星國際有了股權卻并不意味著擁有管理權,此次高管事件更傾向于是復星國際對世紀佳緣管理權的重整。“復星國際在2018年接管世紀佳緣但沒有把管理層和中層都換血,因為這些人往往掌握了很多客戶資源,換掉就可能對公司的經營造成斷崖式下跌。這就會導致花了幾十億到手的公司或成為空殼。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和滲透后,等公司平穩運轉后進行管理雖然會有損失,但已經可以鎖定損失和風險了,這種損失和風險在公司的可承受范圍內。”

昔日“婚戀第一股”前景幾何?

事實上,婚戀市場或是剛需。比達咨詢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市場環境與政策利好加速了行業發展進程,整體呈現平穩增長趨勢。2021年上半年,婚戀交友平臺用戶總運行時長整體上呈增長趨勢,月度用戶使用總時長已超過1億小時。此外,2021年中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規模達到72.0億元,同比增長11.6%,預計2022仍將基本保持2021年的增速,市場規模將達到80.5億元。

圖源:比達咨詢

而根據易觀分析2022年2月發布的《中國在線婚戀交友行業分析2021》,百合佳緣(即世紀佳緣)以28.49%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首位,并在2021年實現了18.09%的高速增長。截至今年4月底,復愛合緣集團整體累計注冊用戶數已超4億,月均活躍用戶1110萬,全國線下門店數量超過200家。與此同時,復星全球合伙人、復愛合緣集團CEO吳琳光曾表示,公司業務已擴展為婚戀、婚嫁和娛樂社區全產業鏈,還公布了“三年內在國內婚戀市場份額占35%”的戰略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90后”逐漸成為婚戀市場的主力軍,傾向于自由交友的年輕人正在“逃離”傳統婚戀平臺。這也導致在線婚戀交友服務的互動化、娛樂化、個性化發展顯得愈發重要。

據Quest Mobile數據,2021年國內主打陌生交友、相親等功能的產品有數百款,用戶規模在千萬級別以上的產品依次為陌陌、Soul、探探、伊對。此外一眾交友微信小程序、網站等中小平臺也都進入婚戀交友市場。

曾經的“婚戀第一股”顯然承壓不輕,但相親話題總是經久不衰,這門生意世紀佳緣還能繼續“盤活”嗎,其前景幾何?

葛甲在接受《商學院》記者采訪時表示,“婚戀行業本身就是相對碎片化的市場,中國自古以來‘牙婆’就沒有成群結隊地合伙干過,而目前以移動互聯網的形式發展,更是碎片化流量,極難整合在一起。且在線服務本質上是數字化的撮合交易平臺,受限于用戶目的性強且”用完即扔“屬性,商業模式單一,壁壘不高。另一方面,世紀佳緣的收費越來越高,其中服務費的名目繁多,處于變現階段,對于新用戶的獲取呈現枯竭狀態,一旦公司處于變現階段就失去了擴張能力,也不太顧及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此外,很多的負面也影響其原本的嚴肅性,給市面上新興的交友平臺提供了機會。”

沈萌則認為,世紀佳緣業務只要不違法違規,就還有流量和收益,但是想再次登陸資本市場,就需要研發創新、推出更具吸引力和話題性的功能和服務。

在張書樂看來,“現在的互聯網交友平臺是與陌生人社交,目的性沒那么‘明顯’。而相對應的,在線婚戀則目的明確,也就注定其必須要快捷有效。而世紀佳緣近年來的打法頗為混亂,作為一個婚戀網站,其平臺的撮合能力不足。盡管世紀佳緣對婚戀撮合的解讀是算法,但實質上是會員機制下帶有信息不對稱條件的‘選妃’。其線上匹配程度,某種意義上就是‘錢到位’程度,消費邏輯則類似于抽盲盒的那種快感。因此,其生意邏輯缺乏最終達成實效的價值,也使得其光環逐步消散。而日后世紀佳緣如果模式不發生顛覆性變革,不能讓用戶的明確目的獲得結果,沒有找到真正有用的婚戀模型和盈利方式就只會沉淪,甚至平臺消散。”

(文章來源:《商學院》雜志)

標簽: 復星國際 婚戀第一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