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長期宣傳“老壇酸菜足時發酵”是否涉及虛假宣傳?
英雄不問出處,但酸菜要看來路。
3月16日,在“315”晚會曝光“土坑酸菜”相關信息,康師傅、統一的供應商湖南插旗菜業、湖南錦瑞公司被點名后,多家公司緊急回應,紛紛登上熱搜。
這其中,統一因“發聲明、刪聲明、再發聲明、又發聲明”的操作備受外界關注。一時間,有關該公司四易其口的質疑充斥網絡,不少消費者對統一長期標榜的“老壇酸菜”也打上了問號。
為何四次聲明內容不統一?第一時間先道歉再刪除,是否涉嫌博取同情?最后一份聲明讓供應商站出來表明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又是否涉嫌以“鏈主”企業地位施壓?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對上述焦點問題進行了調查。
焦點一:統一對“土坑”酸菜四次發聲為何不統一?
3月15日當晚,統一在其官網發布的聲明提到:公司已約談錦瑞公司負責人,全部封存相關酸菜包產品,將在市場監管局的參與下進行質量檢測,對消費者予以致歉。
不過,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上述聲明發出后不久,該頁面便顯示錯誤,首份聲明在統一官網“銷聲匿跡”。此后,統一更新一篇聲明,措辭上進行了更新。而接下來的第三版聲明則只字未提錦瑞公司,而是將重點放在“公司堅持傳統老壇二次發酵的工藝,同時派專人到酸菜包供應商處現場全程監管,酸菜自腌自用,不允許外購酸菜”上。
3月16日,統一第四次發布聲明稱,該公司酸菜包所用原料菜,堅持在酸菜包工廠內自腌自用,不使用“土坑酸菜”。統一供應商只涉及錦瑞公司。同時,錦瑞公司承諾生產的統一酸菜包產品原料菜全部來源于廠內自有環氧樹脂腌制池腌制原料菜,在統一集團監管下不存在使用任何一棵土池菜到統一酸菜包中的可能性。
對比四份聲明可以發現,前后核心內容并不一致。對此,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致電統一集團熱線,該集團客服并未對上述問題作出正面說明,只是反復承諾統一使用的酸菜料包全部是腌制池腌制,絕無使用“土坑酸菜”。
“統一在首度發聲之前掌握了部分情況,但事態緊急、內部機制不完善,來不及做全面的調查工作,為搶時效先發制人,連夜發布首份聲明。隨著后續事態的調查研究,事件逐漸清晰,輿情處置團隊發現調查內容與此前聲明內容相悖,又‘心虛’刪改前文。”某資深輿情分析師表示。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連夜回復說明統一集團急于與此事撇清關系,也存在第一時間道歉希望博取同情的心理。不過在后續又了解到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所以出現了四份聲明自相矛盾的情況。
焦點二:長期宣傳“老壇酸菜足時發酵”是否涉及虛假宣傳?
在統一發布的第四份聲明中,曬出了湖南錦瑞食品有限的承諾函,該公司承諾生產的統一酸菜包產品原料菜全部來源于廠內自有環氧樹脂腌制池腌制原料菜,在統一集團監管下不存在使用任何一棵土池菜到統一酸菜包中的可能性。
錦瑞食品同時強調,“315”晚會報道的“土坑”,系某食品公司租用錦瑞場地周轉使用,與錦瑞公司生產給統一企業的酸菜包產品,不存在任何原料共用以及成品業務往來。
此份聲明公布后,外界質疑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在“土坑”與老壇并存的廠區,統一食品如何能保證酸菜質量?二是為何將供應商拎出來發布承擔法律責任的聲明?
對此,統一集團熱線客服表示,雖然“土坑”與老壇都存在于同一家公司,但該公司肯定存在分區管理,經過統一集團的調查,絕對不會存在使用“土坑”酸菜的情況。
從官方聲明到客服都強調“不存在使用任何一棵土池菜”這種絕對性的表述,然而同一場地如何將保障落到實處?對于記者的追問,該客服未作出進一步說明,只是表明,如果消費者仍然不太放心的話,可以去收看該集團官方的直播,屆時會帶領大家走進車間參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統一100老壇酸菜面都在使用“堅持傳統工藝,采用真正老壇,經九九八十一天足時發酵”進行市場宣傳,此次相關情況曝光后,不少消費者紛紛表示無法接受,甚至到該品牌代言人汪涵微博下留言,要求品牌方進行解釋。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土坑”酸菜曝光后,對比該產品的宣傳語,企業存在涉嫌欺詐消費者的情況。而在聲明中,統一將供應商拎出來,也是統一急于撇清關系,涉嫌以“鏈主”企業地位施壓,讓供應商背鍋。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4條規定,廣告經營者在明知或應知情況下,代理、設計、制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依法處以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則規定,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并且可以吊銷營業執照,并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準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上述文中提及的多個焦點問題,大河財立方記者同時以電話、郵件等形式聯系統一集團,對方表示:公司一直在積極協助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調查,后續將嚴格遵照政府監管部門的調查及檢測結論,依法依規全力配合執行到位。
焦點三:相關供應商已有“前科”,為何合作仍在繼續?
“315”晚會曝光相關內容后,有關酸菜的多個話題均沖上微博熱搜,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企業并非初犯。
天眼查App顯示,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曾多次雙隨機抽查發現問題,被責令改正;湖南壇壇俏食品有限公司曾因被抽查出不合格食品,違反了食品安全法,被岳陽市君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994元整,并罰款人民幣35000元;湖南錦瑞食品有限公司曾兩次因食品藥品安全行政管理(食品、藥品)案由被起訴;岳陽市君山區雅園醬菜食品廠曾因食品生產監督檢查發現問題遭處理。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晚會播出后,多家電商平臺及線下商超均已下架相關產品。岳陽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調度處置;涉事地黨政主要領導率領由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連夜趕赴涉事企業,對所有產品全部就地封存,對企業的相關人員予以控制,對外銷產品立即啟動追溯召回措施,并全面停止農戶土坑腌制行為。
為何相關供應商已有“前科”卻一錯再錯,而康師傅、統一等頭部企業也依舊與其保持合作?
“與違法違規獲得巨額市場暴利相比,其被查處之后所面臨的處罰只是九牛一毛,根本無法起到有效震懾作用。”朱丹蓬表示,基本上每家大型企業都有質量管理體系,但如何標準化去執行以及嚴格對供應商進行管理,能夠從根本上反映出一家企業的內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