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定位有多重要?日本商家舉辦“畫褲襪少女”活動被吐槽物化女性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已經進入預熱狀態了,我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會參與一把,給某爸爸送上半年乃至一整年的工資,然后接下來就依靠吃土來存活下去。
但我可以很有把握的說,對于11月11日這一天的原本含義,我認為已經被絕大多數的網友遺忘殆盡,在消費主義浪潮的侵蝕之下,所謂的“光棍節”已經不再具備被人提及的可能性了---
商家當然是唯利是圖的,而他們為了榨取更豐厚的利潤也時常會去搗蛋“造節”這一事情。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節日下的商品確實相當優惠,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各大電商平臺的作為也算是一次對消費者需求的滿足,而我們需要管好的也只是自我的消費欲望而已。
說白了,這是一場互惠共贏的交易,甭管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都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請注意,總體的趨勢朝向共贏歸共贏,但對于具體的某個商家來說,他們的營銷作為就不一定能夠事與愿符,走向所謂的“翻車”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呢。
就比方說最近在二次元圈中被火熱轉發的日本褲襪廠商事件,便是妥妥的“營銷翻車”的模范案例---
01.一場興高采烈的畫褲襪少女活動,結果卻翻車了?本次翻車的廠商乃日本知名的褲襪生產商ATSUGI(厚木),而就在剛剛過去的11月2日(被稱為日本褲襪日)的節日里,他們居然在社交平臺上發起了一項名為“褲襪少女繪畫”的活動,并誠邀了大批畫師參與,共同繪制二次元范兒的褲襪女神---
“我們特地邀請了畫師繪制穿著本公司褲襪的小姐姐,請大家盡情欣賞她們在一天不同時間段的美態吧”
從純商業的角度來評判,褲襪廠商發動褲襪少女繪制活動,顯然和時裝廠商推出天臺走秀沒有多大差別,目的就是為了對自家產品進行宣傳,讓更多的女性消費者能夠知道他家產品的優異性。
是的,在剛開始的時候,褲襪少女繪制活動的發展也還算正常的,我們能夠看到的也多是畫師筆下“知性”和“純真”并重的人物---
留意左圖的小姐姐,腿部的特寫并不刻意,但在整一套標準OL服裝的搭配下,整體風貌相當干凈利索,也非常的元氣滿滿。至于右圖小姐姐身穿的碧綠色褲襪也給整體形象添置了不少的乖巧氣息,萌萌的蘿莉感可謂溢于言表。
如上兩幅褲襪少女的作品算是本次商家活動中最貼切主題的創作,而這兩幅畫也倍具蘋果和奔馳宣傳廣告的范兒---雖是宣傳產品,但商家向消費者傳遞的卻是一整套生活美學。同類的產品或許有很多,但能改變你人生的產品卻只有他們一家能夠做到---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畫師的參與,褲襪少女繪制活動也越發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有些畫師給出的是俯視角,但腿部的占比已經超過畫幅的50%,而畫中小姐姐的表情也變得不那么正常了---
而有些畫師甚至干脆將視角錨定在下爬角度,而他們創作的作品也自然帶上了不少的偷窺意味---
只要你是一位正常的宅男,而你此時此刻也肯用客觀的態度去評價的話,那顯然上述兩組畫作的褲襪小姐姐已經淪為了低俗的存在。這已經不是在宣傳褲襪產品,而是借宣傳之口來行使本子創作的陰謀詭計。
而這些畫師行動的目的也只在于吸引足夠多的網友的關注而已---女人愛美,男人好色,老人怕死,孩子怕蠢這是恒久不變的真理。
不過也正因為褲襪繪制活動畫風的走歪,于是ATSUGI也就遭到了不少日本女性的抨擊---
“畫作確實很可愛,但這樣的視角誰會買?穿褲襪是穿給自己的看的,不是給男人看的”
“我現在想起你們家產品就覺得惡心,以后我都不會在你們家買東西了”
說白了,在日本小姐姐看來,ATSUGI此次的活動就是一場徹徹底底的縱容(或者說傳播)“物化女性”思想的營銷活動。而“物化”長久以來都被視作為對女性尊嚴的踐踏,是將她們不當做具有自由意志的群體的一種蔑視,因此ATSUGI也就自然難逃被批判的厄運咯。
所以從一定意義來說,ATSUGI的遭罪是自作孽的代價,當然,一句“活該”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通過上述鬧劇我們至少能夠清楚所謂的“產品定位”的重要性---
02.物化不是本質錯誤,受眾定位的錯位才是挨罵的關鍵作為一名深耕二次元領域20多年的正人君子,我不相信你們在想到日漫女角色的時候也就只有京阿尼筆下的那一位位青澀純情的小姐姐,也不可能只有諸如《海賊王》《妖尾》等等熱血漫里身材稍顯夸張和衣著稍顯暴露的女角色---
我們得承認二次元世界是一個“本子泛濫”的圈子,只有你想不到的動漫女主,而沒有本子畫師不曾創作過的同人創作,而在每年都會舉辦的全世界最大的同人漫展comic market里頭,本子就更可謂是最大的靚麗風景線。
不僅如此,在每季度的新番當中我們同樣能看到諸如《風俗娘》和《褲襪視界》這樣的嚴肅低俗創作,它們不是為了低俗而低俗,而是通過一套富有科普和哲理的視角來賦予低俗正經,并俘獲眾多阿宅們的青睞---
此外,在上一年的時候海外社交平臺也曾一度熱傳過“每1個贊就縮短1CM裙子”的繪畫活動,而彼時畫師筆下的小姐姐也顯然成為了一名工具人,并在千萬網友的圍觀下被逐滴逐滴的踐踏尊嚴---
我就不用近乎無賴的“存在即合理”來為它們辯護了,但有一點是相當關鍵的,上述內容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甚至成為日本二次元文化的一道名片,歸根結底離不開“受眾定位的匹配”。
甭管本子也好,新番也罷,它們在制作之初就從未想過全年齡段和全性別通吃,它們非常明確自己的服務邊界---男人向的創作!
清楚定義自家產品的邊界屬性,也嚴格的遵守服務范圍,就是那些雖然底色低俗但依舊能夠馳名遠揚的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但事情回到ATSUGI舉辦的這場褲襪少女繪制活動顯然就有點兒誤入歧途的意味了。
這是一家專門針對女性群體出品褲襪的廠商,但結果搞出了一個讓男性向的褲襪少女形象被大肆傳播的營銷活動,那就自然難逃被女性消費者的道德審判,也就自然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
乃至會被認為這就是一種蓄謀將“褲襪”和“低俗”緊密關聯起來的卑劣行徑咯---
03.最后當然,我知道這家已經擁有了70年歷史的知名褲襪品牌此次的營銷翻車也只是一場“無心之失”。
但換個角度來說,對于這樣一家近百年的企業也都難免逃脫營銷翻車的厄運,并被不少目標消費者予以了情感上的回懟,那對于目前國內更大多數初創的生活用品類的企業來說,就更應該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B站的2233娘就是相對克制的形象設計...
務必在每一次營銷活動之前要窮盡所有的發展可能性,也務必要克制自己的“越界”沖動,時刻反思產品的目標客戶究竟是哪一個群體。
否則,自家品牌可是要付出慘痛的聲譽損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