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寶寶》榮登Youtube冠軍!70億背后的兒童動畫價值超乎想象
單曲播放70億+次,是什么體驗?
一首火熱席卷YouTube平臺的兒歌,告訴你!
11月02日,全球知名兒歌《Baby Shark Dance》
憑借70億+次的單曲播放量,
成功問鼎“YouTube單曲播放榜冠軍(Most Viewed YouTube Video)。
不僅超越了“占榜三年”的《Despacito》,據國外有關媒體報道,在2019年初,《Baby Shark Dance》只有20億出頭的播放,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播放增長率高達250%,并且根據成長曲線預測,這首風靡全球的兒歌,峰值遠不止此!
【圖片采自外國專業數據網站】
而紅遍國外的鯊魚寶寶(Baby Shark),來到在中國兒童動畫市場,一樣表現出色。
憑借其優質的兒童動畫內容,以及品牌國際口碑,碰碰狐和鯊魚寶寶
迅速占領中國兒童動畫市場,短短兩年,全網視頻播放量已超百億。
而對于碰碰狐Pinkfong品牌在中國兒童市場的迅速走紅,
國內知名數據分析團隊,
易觀數據則認為品牌走紅是必然的。
首先,碰碰狐以豐富優質的內容構建起教育生態矩陣。
碰碰狐目前已創新百余系列的兒歌與故事,視頻內容總計超千集,根據1-6歲學齡前兒童在不同成長時期的需求,以親子陪伴為內容核心,打造碰碰狐幼教品牌,其中包括生活習慣、情商教育、科學實踐、身體運動、音樂韻律和英語雙語等在內的完整早教體系,滿足兒童不同階段的身心成長需求,構建起碰碰狐品牌發展的穩固基石。
在高頻創新優質啟蒙教育內容之外,碰碰狐還注重同步更新應用軟件,在保持品牌活力之余,逐漸形成優質的教育內容矩陣。2020年5月,碰碰狐母公司Smart Study與網易合作共同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了中國首款雙語兒歌APP《碰碰狐雙語兒歌》。網易在中國安卓應用市場發行了Smart Study旗下的30款優質教育APP,獲得中國家長的一致好評。
其次,碰碰狐兒童動畫內容中國市場播放量保持高速增長,
離不開背后專業的運營團隊。
在不斷開拓視頻平臺,上線動畫內容之余,
團隊還注重通過品牌營銷活動,保持品牌活力和持續熱度。
2018年起,碰碰狐在廣州、深圳及上海舉辦多場“舞林萌主Dancing Fun”親子音樂挑戰賽和線下活動,作為優質熱門動畫IP與社區商業共建線下親子業態,不僅提升自身IP熱度和粉絲互動量、保持品牌活力,還進一步豐富了衍生商品觸達用戶的場景。通過線下音樂挑戰賽、主題游樂園、親子活動等實現IP與線下場景的高度融合,進行體驗式品牌營銷;在核心活動內容之上持續推出新形式保持新鮮度,并以快閃店吸引親子消費人群。
媒體營銷對于提升IP聲量的作用重大,尤其是私域流量的興起使更精細的用戶運營得以實現。在此方面,碰碰狐采取綜合全面的IP宣傳策略,充分結合不同的營銷打法和渠道,并通過自媒體運營成功打造自身用戶流量池,結合多元化的線上營銷方式,實現中國市場IP聲量和粉絲粘性的雙增長。
通過“線上運營,線下體驗,雙管齊下”的品牌運營模式,
碰碰狐寓教于樂的教育形象得到廣泛認可,碰碰狐品牌形象健康、粉絲口碑占據優勢。
說到動畫形象IP,離不開討論的自然是品牌授權衍生品。
2018年碰碰狐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廣州藝洲人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其中國大陸(包括香港、澳門地區)的授權總代理,藝洲人團隊不斷研究開發品牌周邊。
從毛絨公仔到益智玩具,再到后來的兒童故事書以及早教布書等等多種品項。
碰碰狐在開發衍生品的路上從未停下腳步。
一直秉承“寓教于樂”的理念,力求通過研發品牌周邊,
給更多小朋友帶去豐富的沉浸式體驗。
據了解,Smart Study中國全資子公司Pinkfong China計劃于11月13號在上海國際童書展上首次向市場推出訂閱式雙語早教產品“碰碰狐家庭課堂”。該早教產品包括中英雙語?視頻課程、有聲點讀設備及視頻盒子、配套雙語繪本、益智玩具和教材等,全?助力1-3歲學齡前?童在習慣養成、思維認知、情商培養、體能發展等全?位的啟蒙教育。在以‘巧虎’為代表品牌的訂閱模式家庭早教市場中, 主打雙語主題和高端精品內容的產品仍不多見,特別的定位與國際品牌的影響力,使得“碰碰狐家庭課堂”備受矚目。
而最新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0-6歲嬰幼兒數量達1.4億。
其中,3-6歲嬰幼兒數量超7000萬,如此規模甚至超過了整個法國的總人口數。
而龐大的人口規模又醞釀了巨大潛力的市場需求,兒童經濟迅速崛起,未來空間廣闊。
根據易觀團隊研究指出,
國內兒童動畫內容表現穩步發展,預估在2022年交易規模高達千億。
同時,中國學齡前兒童動畫內容市場亦正逐步加深和兒童啟蒙教育市場、兒童消費品市場的融合。面對逐漸變大的蛋糕,并不意味著分享者會變得更多。在兒童娛樂教育領域,碰碰狐早就實現IP內容到本土化運營,多元化宣發和合作渠道。而當一道商業護城河建立時,品牌的前景和商業價值,就自然是未來可期!
標簽: 兒童動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