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全球貿易港免稅 "不賺錢的" 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 能否成為免稅黑馬
免稅店,指經海關總署批準設立的,向規定的對象銷售免稅貨品的商店。免稅店的進口商品無需繳納關稅,因此價格比市面上便宜。“要經營免稅店,首先必須獲得資質,也就是相關的牌照,免稅店的資質申請很難,要報多個部門審批,對于免稅店經營資質的審核非常嚴格且復雜,對企業的細節要求也很高,能通過審批的基本都是大型國企。而且免稅店牌照的發放數量非常有限,可以獲得資質的企業少之又少。”資深零售業人士沈軍坦言。根據相關要求,在中國市場設立免稅店還需要具備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計算機管理系統,能夠向海關提供免稅品出入庫、銷售等信息;具備一定的經營規模,其中申請設立口岸免稅商店的,口岸免稅商店所在的口岸年進出境人員應當不少于5萬人次等。符合上述硬性條件的企業不多,加上跨部門審核嚴格、牌照數量有限,所以目前具備免稅店牌照的也只有中服、中免和日上少數幾家。,運作免稅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對于免稅店而言,貨品的供應至關重要。免稅店和一般的購物中心不同,在免稅店內一定是要國際知名的品牌,尤其需要引入國際奢侈品品牌,可是要引入國際一線品牌的難度很大。”長期從事奢侈品研究的資深零售業人士丁浩洲指出,“大部分奢侈品牌都是通過特定的授權商進入中國市場,零售端的商家必須通過授權商來拿貨,這其中有很大難度,因為一線大牌對于選址以及商場定位等有諸多要求,很多時候即便零售店愿意貼費用,都不一定可以引入一線大牌。”
摘抄源于綠地控股年報,順應中國消費升級的中長期趨勢,公司不斷推進“大消費”戰略,特別是重點發展與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中高端消費業態,主要包括進口貿易、酒店旅游、汽車服務等。1.進口貿易(1)主要業務及經營模式在國家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促進消費升級、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舉辦進口博覽會等背景下,公司以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為核心平臺,加快打造消費全產業生態鏈,進一步鎖定海外優質商品資源、擴大進口規模、打通供應鏈渠道及零售末端,持續為國內消費者帶來安全、健康、高性價比的進口商品,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高能級打造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核心平臺。公司立足“建平臺、引客商、促成交、發新品、優服務、做延伸”,整合上游采購、貿易服務、展示交易、物流倉儲、零售分銷等功能服務,全力打造“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核心平臺,使之成為國內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及競爭力的進口商品集散地、首發地。2019年年度報告13/403加速零售全國化布局。加快業務提質增效,加強營運流程標準化,優化商品豐富度,進一步提高供應鏈能級,積極部署智能零售,加快拓展線上業務,持續提升服務質量。截至2019年末,已在全國23個城市開業83家零售門店。搶抓海外優勢資源。依托貿易港平臺資源優勢,加快獲取上游資源,加大肉食、水果、酒飲、乳粉進口規模,把握豬肉周期,引進丹麥、德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國一線品牌冷凍豬肉。推進白俄羅斯乳基粉合作,依托“中歐班列”實現供應鏈打通。精準投拓物流項目。聚焦長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株潭、武漢、西安、鄭州等重點區域,依托商貿零售全產業鏈布局能力,加快優質物流項目拓展。培育提高供應鏈管理能力,打造綠地青浦保稅運營中心并投入使用。(2)行業情況2019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0%,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消費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同時,隨著國內城鎮化水平提高及居民收入增長,伴隨貿易便利化措施出臺及進口稅率調降,進口消費市場持續走強,進口消費走向常態化。商務部在2019年7月發布的《主要消費品供需狀況統計調查分析報告》顯示,79.6%的國內消費者購買過進口消費品。從總體消費和進口意愿來看,食品、母嬰、化妝品、鐘表眼鏡和珠寶首飾將是未來消費者最有意愿增加購買的品類。
綜上,感覺綠地控股就是在布局免稅店,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免稅概念布局之廣,能有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