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西柏坡號科普衛星
西柏坡號科普衛星(受訪者供圖)
7月3日,青少年科普衛星“西柏坡號”搭乘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于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據介紹,西柏坡號科普衛星是繼2016年“八一少年行”科普衛星之后的中國第二顆中學生科普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與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一中學共同發起,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研制,鹿泉中學學生參與了衛星研制全過程。
衛星雖小,“五臟”俱全(受訪者供圖)
衛星是一顆2U(約10cm×10cm×20cm)立方體衛星,整星發射狀態重量約3kg,設計壽命6個月。星上搭載了一臺微型光學遙感相機、一塊可由地面注入程序的可編程教育載荷和一個天地對比實驗室載荷,可實現回傳地面影像數據和衛星遙感數據、物理實驗數據比對等功能。此外,星上還存儲了石家莊市西柏坡紀念館館藏的珍貴文字和影像資料,以及通過中央電視臺“快樂向未來”活動征集的全國青少年太空夢想。
星上安裝了一臺衛星可見光遙感相機
“用航天技術播種科學夢想、弘揚科學精神是五院研制公益科普衛星的初衷。”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柏坡號科普衛星總指揮、總師白照廣介紹,西柏坡號科普衛星的研制為我國青少年提供了一個新的參與科技探索的平臺,衛星承擔了六項任務,其中光學遙感相機、可編程教育載荷和西柏坡精神資料搭載都來自于青少年的提案。通過深度參與的模式,學生們從衛星任務分析、方案設計、產品研制、整星集成測試與試驗、衛星發射、衛星在軌操作和管理、載荷應用等方面全面了解微納衛星的研制過程。
星上還有“兩大載荷、兩大存儲、一大服務”(受訪者供圖)
“這段經歷會不斷激勵參與項目的青少年們,讓他們能在任何崗位上,都真正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白照廣說。后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將進一步推廣航天科普教育,普及航天知識,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航天事業,傳承航天精神。
(趙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