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大佬練小號的公司霸權社 日本業界最具爭議的制作公司

在文章的開頭要問大家一個問題,那就是:曾經,進擊的巨人有多火?

在《進擊的巨人》貼吧中,曾有一個帖子就聊過這個問題,我挑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簡單聊聊。

根據“搜索指數”來看,巨人是國內、日本、北美、乃至全球新番搜索指數的峰值,且至今沒有任何動畫能超過。

image

根據“論壇數據”來看,它是myanimelist全年代日漫訂閱數第二的動畫;是豆瓣全年代新番評分人數第二,日漫第三的動畫;是b站首部均集破百萬且倍殺第二名的動畫,是13.14動畫區投稿數霸榜785天直到被禁,各項記錄迄今為止仍沒有被超越的動畫……

與此同時,它也是第一部且唯一一部以正面評價亮相央視的“新番動畫”(注意是新番動畫,不包括民工漫小丸子機器貓那些),雖然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巨人遭到了封禁,但是這份成就也可以說得上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但就是這樣一部火透半邊天的動畫,卻一度淪為了棄子,并最終為最初的制作公司所拋棄。

這背后,當然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和苦衷,而今天的文章,我便與大家共同探討下進擊的巨人背后的故事,以及這份傳奇的締造者——

Wit Studio

(霸權社)

翻來覆去只看得出兩個字:霸權!

首先自然是要講講Wit Studio的起源了。

Wit Studio,別號“霸權社”,是IG Port的子公司之一,其前身來源于Production I.G的6課制作組,而這個制作組正是2011年話題動畫《罪惡王冠》(僅指人氣)的締造者。

2012年6月11日,出于調動員工積極性,以及提高業績的考量,6課的工作人員和田丈嗣和中武哲也建立了該社。

由此可見,Wit Studio與后來接下了《巨人第四季》的MAPPA有著相似之處,都屬于大佬練小號的公司。

但是相比較MAPPA,Wit Studio的條件更加得天獨厚,因為它背靠著IG port這一金主爸爸,同時又跟業界標桿PIG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因此它并不太為錢而犯愁,也不太需要擔心銷量,擔心周邊的運營,擔心現金流的壓力,可以一門心思的制作動畫,而這也正成為了它一鳴驚人的前提。

出道即巔峰,那么巔峰過后呢?

之前已經提到了,Wit Studio是2012年6月11日成立的,因此在成立之初,口含金鑰匙的WIT的野心便極度膨脹,他們迫切的需要一部超人氣巨作來奠定自己在日本業界的地位,從而實現理想抱負。

于是,他們選中了當時已經頗有人氣的《進擊的巨人》,又恰好巨人前期的“大場面”、“立體機動裝置鏡頭”、“巨人與人類的戰斗”頗有畫面感和制作難度,且其周密的世界觀已初見端倪。

于是雙方一拍即合,WIT在PIG的協助下,注入了海量的資金,且以“不設置拘束費”、“不限制作畫張數”等條件來激勵旗下原畫師創作,最終在2013年4月創作出了自己的巔峰之作——《進擊的巨人》。

而傾注了WIT全部心血的《進擊的巨人》,自然也是沒有辜負這份期望,不僅僅是開頭提到的那些成就,《巨人》的第一季僅僅BD就賣出了5萬份,其同人周邊的銷售更是數不勝數。

image

在2013年的10月,日本知名動畫雜志《Newtype》主辦的年度動畫評獎活動“Newtype Anime Awards 2013”中,《進擊的巨人》一舉攬獲監督賞(荒木哲郎)、腳本賞(小林靖子)、原聲賞、制作公司賞(WIT STUDIO)、主題曲賞(紅蓮的弓矢)、女性角色賞(三笠·阿克曼)、電視動畫作品賞7項大獎,堪稱本次活動的最大贏家。

那一年,進巨意氣風發,WIT也一鳴驚人,但是他們沒想到,這一年,竟是它們與進巨最后的巔峰……

永遠繞不開的萬策盡與業界藥丸

在講隨后wit的奇葩操作之前,首先要給大家科普一個名為“制作委員會”的制度和日本業界關于動畫制作公司的一些知識。

先講講什么是“制作委員會”。

制作委員會說直白一點,就是在日本業界的不斷探索下所形成的一種募集資金的形式。

眾多的投資商,譬如唱片公司、模型制作公司、動畫制作公司、版權所有者(雜志與原作者)這些人通過合同的形式來約定比例出資并且分享利益,共擔風險,共同對制作的動畫負責。

image

它的好處是出資方多了,資金來源多了,風險能共擔了,從而促進了資本的涌入,造就了越來越多“能賺錢的好動畫”的出現。

但與此同時也有著不少的缺點,譬如話語權的分散,動畫腰斬現象的增多等等,不過這些并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因此不過多解釋。

我要著重提的一點是:制作委員會的出現,造成了動畫制作公司永遠只能是打工仔。

就動畫制作而言,我認為還是應該將其視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比較符合多勞多得的概念,底層員工想要高收入,就只能通過多勞多得以及老板多發工資福利來實現。

而對于這兩個要求而言,前者需要“肝”和“天賦”,一個賣苦力一個上天注定。

后者則需要“老板有錢且愿意發錢”,我們姑且認為老板有發錢的意愿,那么問題又來了:老板有錢嗎?

答案是沒有!

根據WIT的控股情況來看,大致的控股構成為IG Port66.6%,和田丈嗣21.6%,中武哲也10.0%,由此可見這兩位大老板并非公司的大股東。

而前面又提到了“制作委員會”這一制度的存在,制作公司如果不進入制委(進入制委需要大量資金注入),手里又沒有原作版權,那么只能作為打工仔存在,眼看著動畫火爆,周邊賣了一波又一波,在一旁默默的流著垂涎的口水。

當然了,以上說的內容并非沒有破局之法,且這個破局之法非常簡單,那就是三個字——做原創!

豪賭與歧路:你看這個WIT,像不像當年的賭徒山本

熟悉京都動畫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自從冰菓之后,京都動畫便走向了原創之路。

不同于之前的“打工仔”身份,京都這些年的高質量和穩定產出,與其整個公司“做原創”的重要轉型是分不開的。

WIT自然深諳這一點,在巨人爆火之后,他們又做了一部名為《鬼燈的冷徹》的動畫,且同樣收獲了不小的成功。

不過跟巨人相似的是,《鬼燈的冷徹》同樣是漫改動畫,其收入的大頭也并不屬于自己。

而有這兩部動畫的例子在前,WIT深刻的意識到了原創的重要性,他們在想:我既然那么牛逼做出來的動畫每個都能火,那我為什么不自己出資自己做自己掙大錢呢?

抱著這樣的心態,WIT去做了原創動畫《THE ROLLING GIRLS》,結果嘛……

具體的資料我就不放了,大家只知道這部動畫的BD只賣了三位數就可以。(好在那年漫改動畫《終結的熾天使》銷量不錯,彌補了損失)

而在經歷了《THE ROLLING GIRLS》的失敗之后,WIT并沒能及時的反省自己,調整好公司的前進方向,以及做原創動畫和漫改動畫的比例。

反而賭性上腦,索性舍棄了漫改動畫,傾注公司的全部資源到了一部他們認為的“史詩級大作”身上,而這部作品便是被巨人粉們問候了一遍又一遍乃至今天還在問候的《甲鐵城的卡巴內瑞》。

其實平心而論,《甲鐵城的卡巴內瑞》還是不錯的,制作上乘作畫在線,其商業成績也并不算差,但只可惜他的前輩實在太強了。

而且作為寄予厚望的作品,它跟《巨人》、《王冠》的既視感之強實在是讓人無力吐槽,因此被噴也是情理之中。

總之,由于《甲鐵城的卡巴內瑞》后期劇情和節奏的崩壞,WIT當時可謂受到了無數漫迷的口誅筆伐。

這時,他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手里還捏著一個能挽回口碑的超級IP,但卻已經為時已晚了。

四年時間過去,無數的新番進入了動畫市場,巨人無論曾經多么令人驚艷,多么人氣爆棚,在時間的打磨中也逐漸失去了魔力。

而在中國大陸,這個除了本國外最大的市場,這部作品更是因為種種原因遭到了封禁,導致其喪失了一大筆收入來源與人氣。

這一切的一切,都導致了巨人隨后的第二季與第三季人氣與商業成績的下滑。(天災與人禍)

image

(PS:圖為WIT制作動畫BD銷量,可見其下滑有多么嚴重。)

但與此同時,身為超人氣IP,進擊的巨人又對著“制作”有著近乎于嚴苛的要求,畫面必須在線,打斗必須帥,刪減要盡可能少,文戲還要夠出彩,這種種要求都像大山一樣壓在了WIT的頭上。

又不能掙大錢,還要我花時間花精力花資金去制作,那我為什么要做呢?

最終,在經歷了掙扎和權衡之后,WIT選擇了向現實妥協。

在進擊的巨人第三季part2結束后,WIT宣布了“終止合作”的消息,放棄了這個與自己互相成就的作品,也放棄了最初的理想與信念。

敢問路在何方

在進擊的巨人第三季part2結束之后,WIT的故事就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雖然它隨后又做了《魔法使的新娘》、《戀如雨止》、《海盜戰記》等優秀作品,但是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覺這時的WIT已經喪失了最初的信心和理念,對于其公司而言,也并沒有太好的前進方向,總之就是前路不明。

相比較從小作坊進化成“業界良心”的京都公司,以及同樣背靠金主年年出爆款的A-1,CW,WIT到底應該走向何方呢?

我給出的答案仍然是“做原創”。

只是在做原創的同時,WIT應該明白兩個道理。

其一是: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

巨人的火爆離不開WIT的傾力制作不假,但是與其優秀的故事或者說劇本是分不開的,二者是相互成就的關系,而不是一方成就了另一方。

即使做原創動畫,也不應該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里,應該有所取舍,盡可能的實現理想與現實的折中,制作動畫不是搞藝術而是做生意,這并不丟人。

而第二點,則是:信心永遠比黃金更重要。

雖然我也經常吐槽《甲鐵城的卡巴內瑞》,但是不得不承認,WIT的實力還是有的,而且其制作水平隨著時間的洗禮甚至有所上升(可以參考劇場版《海門決戰》),我認為這才是WIT最大的依仗。

前面已經提到了,進擊的巨人與WIT是互相成就的關系,二者是老朋友。

但既然WIT選擇了舍棄老朋友,就不應該被過去的成績所束縛,而是應該放眼未來,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去獲得跟巨人一樣優秀的劇本,去做出真正屬于自己的優秀的原創動畫。

真正能困住一個人的,不是鋼鐵鑄就的牢籠,而是心中矗立的高墻。

標簽: 制作公司 霸權社 練小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