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克示波器的發展歷史
2021-12-31 07:02:55|
來源:網絡 作者:
泰克, 波特蘭硅森林的播種者(上)在過去的60年里,波特蘭已經從一個依賴自然資源的城市變成了知識創造和創新的城市。今天,波特蘭的一些最重要的雇主主要從事芯片制造,測試和測量儀器,特種計算機和軟件。這些企業對本地區的經濟有重大影響,雇員超過6萬6千人,支付的平均工資78466美元。硅森林稱呼由于80年代波特蘭高科技公司的集中而得名(參考硅谷),其心臟地帶位于華盛頓縣,波特蘭以西沿著畢佛頓和希爾斯伯勒高速公路的英特爾,泰克,Planar系統和InFocus產業集群。高科技公司同樣也設在波特蘭市中心,俄勒岡州的Gresham,波特蘭的東部,以及穿越哥倫比亞河的華盛頓Camas和Vancouver的。當1946年泰克在這里創建時就播下了高科技活動的種子。在泰克成立20年后,硅森林已經成熟和多元化。70年代后期,英特爾在波特蘭的郊區Aloha創建第一個位于硅谷之外的工廠。80年代,國外的高科技公司,主要是日本公司也被吸引到這里來創建工廠。同時,許多曾經就職于泰克的天才企業家開始創業。90年代,由于伊特,LSI Logic,富士和IDT的顯著投資,高科技產業蔓延到整個硅森林。泰克成為波特蘭地區產業群的港灣,吸引了眾多的杰出的雇員在充滿創新和激情的中心從事研發。80年代泰克精簡以后,繼續作為推動企業家成立Starup公司的孵化器從而保持了硅森林的健康發展。硅森林歷史硅森林的歷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以泰克為主,其它一些高科技公司如ESI(原布朗工程)為輔,泰克要比其它公司都大得多。第二階段從80年代到現在,泰克經歷了重大重組,剝離了業務部門,關閉了中央研發實驗室。80年代初泰克在當地的雇員超過了15,000人,而今天全球的雇員只有4,500人。泰克的變動震蕩了硅森林,剝離的部門繼續獨立運作成成功的公司,而前雇員則開始創建新的公司。中央研究室的成果則轉化為新的業務比如Planar系統和TriQuint半導體,直接促進了該地區在電子研發和制造領域的競爭優勢。如今這些公司已成為各自領域的領導者,構成了該地區半導體生產,測試測量儀器,顯示技術和EDA的獨特優勢。正因為第二階段的多樣性和優勢早就了硅森林的未來。最早的時候美國有兩個突出的高科技中興——硅谷和波士頓。兩地都從附近的大學比如斯坦福大學,MIT吸收了眾多人才。學術機構往往被認為是高科技發展的催化劑,提供了吸引企業領袖和支持工業發展的眾多人才和創新的研究。硅森林的情況不是這樣,這成為泰克的危機,該公司努力吸引和教育員工。另外,由于該地區沒有和斯坦福、MIT相媲美的學校,泰克充當了“代理大學”的角色,為硅森林播下了人才、創新、進取的種子。1946年泰克成立,和通用電氣、AT&T、通用汽車一樣,擁有多種功能(被稱為垂直整合)和大規模的產品。使用該模型和組織架構,電子行業在垂直一體化,多單元企業內集中開發和研究實驗室,這使得公司只有一個內部組織應對創新和新產品的開發。以AT&T為例,聯合貝爾實驗室和施樂成立了PARC(Palo Alto研究中心)工業實驗室。泰克以他們為榜樣,成立了Tek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在組織上獨立于企業的其他職能部門如制造業,實驗室的活動和他們的研究領域分開。另一個垂直整合模式的特點是企業多樣化從而進入不同的領域。這對電子公司為了獲得市場份額和多元化的收入,而進入和核心功能沒有直接關系的多元化領域是非同尋常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由于宏觀經濟改變,許多企業改變了公司戰略。國際競爭加劇——主要來自日本公司——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失業率上升。泰克也不得不改組,變得更加靈活以便響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向更靈活的組織模式變化,工業社會學家Michael Piore和Charles Sabel總 結道“第二次工業革命結束了”。由于依賴于創新和對新知識的快速吸收,高科技公司尤其適應這次變革。硅谷和硅森林的垂直整合和分層組織開始讓位于更靈活的 生產模式,例如外包和分包,制造開始扁平化,研發和生產整合,新的雇員關系。新政策的特點之一是用外部供應商網絡取代內部生產能力。企業縮編,分包和外包 勞動力,關注于核心業務。組織變化如何影響高科技產業。一些商業歷史學家,城市規劃學者,工業社會學家關注了重點地區的發展。他們發現,垂直分工已取代比如硅森林地區泰克這樣的大公司,泰克成為使starup公司的孵化器。比如仙童半導體,促進了當地風險投資,成為spinoff公司的孵化器。仙童半導體提供了大量的業務和技術,成為兩波spinoff潮,仙童本身也是肖克利8個前雇員成立的。肖克利和仙童輸出的企業家和支持促進了硅谷的發展。泰克則在硅森林擔當了同樣的職責,成為許多企業的港灣和溫床。但在波特蘭的情況是,泰克不是有意為之,而是出于企業危機。第一階段,1945-1970二戰前后,一些個人,企業,和研發實驗室——最出名的是創立于1931年位于華盛頓Tacoma的Forest Service Radio Lab,1931年開發出可在太平洋西北地區森林環境中使用的便攜收音機——在無線電和電子上做出了一些創新。這些個人成為泰克的創始人。1946年,Jack Murdock和Howard Vollum,Miles Tippery,Genn McDowell,以他們在服役期間獲得的無線電和電子的工作經驗成立了Tekrad,最終成為Tektronix。Vollum1936年畢業于波特蘭的里德學院,獲物理學士學位,曾工作于兩家電子公司。然后遇見了一年前開了家無線電和應用商店而不是上大學的Jack Murdock。從Murdock的商店回來后,Vollum開了家無線電修理店(估計就是修收音機)。1940年應證入伍,成為通信兵,分配到團電子培訓組,然后到了英國廣播實驗室和新澤西Blemar的Evans Signal Lab,在那兒有最新的雷達技術。Murdock在留在了太平洋西北部服役于海岸警備隊,負責無線電設備的保養,在服役期間他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工程師,其中一些人后來在泰克工作。Miles Tippery是1942年遇到的,Tippery后來成為第一個服務工程師。Glenn McDowell也是老朋友,有記賬的檢驗,成為泰克的第一任財務主管。
標簽: 泰克示波器發展歷